?
百姓說事
學區房、待拆房,斷水都慌張 2014年10月27日,江蘇路23號的居民突然被告知“限時供水”了,究其原因,竟是該處屬于青島市實驗小學的學區房,由于頻換房主導致沒人收水費。類似遭遇,湘潭路78號在今年夏天也出現了,這里面臨拆遷,讓問題變得復雜難解。
“我們已經恢復供水啦,而且12月初完成了一戶一表改造。”近日,記者向住在江蘇路23號的居民了解到。今年10月27日,這里的居民突然被告知“限時供水”了。據介紹,受影響的37戶居民共用一個水表并分攤相應水費。隨著大量的學區房被轉手倒賣,新來的業戶也是經常不在這里居住,輪流收水費沒能繼續,大概在六七年前,水費就再也沒有交過。除了欠交的水費 ,院內一根自來水管道也出現了嚴重的漏水,導致居民需額外繳費 。
本報關于此事的報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最終大家商量按人頭分攤欠繳水費。而對于居民提出進行一戶一表改造的要求,目前也已實現。
相比學區房的火爆,待拆遷房要面臨更多的變數。目前,湘潭路78號拆得只剩下一排房屋了,今年夏天,這里還要多出幾排房子來。7月9日中午,這里停水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8月初,由于正處夏天,這里的居民飽受困擾。居民雖然想交水費 ,但因沒有按照一戶一表,水費如何分攤是筆糊涂賬。在本報的連續報道之下,問題的癥結漸漸清晰,而在街道、自來水公司和各方相關工作人員的努力之下,居民再次用上了自來水。
12月19日,據居民張先生介紹,“現在我們還有自來水。如果我們這一排房子的房東都簽拆遷協議,我們就要搬走了。”事情過去將近半年時間,張先生再次表達了謝意:“感謝新聞幫能幫我們解決難題 。”
■記者心聲:居民區斷水事件并不少見,解決用水難問題,是新聞幫工作室一貫重視的民生題材。與此相類似的,還有諸如電費問題、電梯問題,經常有市民撥打本報熱線尋求幫助 。日常生活中,連水、電 、高層樓房的電梯這些必需品都保證不了,談何生活質量?基于此,本報進行過多次報道,并切實解決了不少難題。其中值得一提的,《業主拒交“高價電費”別墅小區突遭斷電》、《電梯馬上要關停愁壞了高層業主》兩篇分別關注石苑別墅小區用電問題和海富樓電梯問題,很快事情就出現了轉機:《“再也不用交高價電費了!”》追蹤報道石苑別墅小區新物業與供電公司簽供用電合同,居民用電價格降至0.55元/千瓦時;《海富樓老電梯暫緩關停》報道在海富樓業委會拿出相關整改方案后,兩個單元的6部電梯暫緩關停。記者 韓小偉 林剛
居民坐公交不再“跨欄” 10月6日,新浪網友@ 大龐家的胖子發微博稱,在濱海大道柏果樹南公交車站的候車亭與馬路之間隔著綠化帶和一道護欄,市民上下車還得“跨欄”才行。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該公交車站經停37路、308路、307路、301路四條公交車線路,在此候車的乘客等到公交車駛來后要先穿過綠化帶,然后跨過護欄上車,而從公交車下車的乘客也要先跨過護欄、再穿過綠化帶到人行道上行走,而這不僅不方便 ,而且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另外,記者走訪中還發現 ,在濱海大道上類似的奇葩車站還有多個。
針對此事,記者向
西海岸新區民生在線進行了反映。很快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局及交通運輸局分別派出工作人員前往現場查看 ,而經過兩個部門協調,4天之后,擋道的部分綠化帶、護欄被移除,問題也予以解決。而記者了解到,事后西海岸新區交通運輸局下發通知,對轄區全部公交車站進行普查,將類似問題一并解決。12月21日上午,家住附近的市民張先生表示說,“周邊有多個小區,問題解決后方便了大家坐公交車 。”
■記者心聲:此事雖小,但事關市民出行和安全,而新聞幫關注的《候車亭脫落砸傷行人》、《一個公交站咋倆名》等新聞也是類似的事情,雖然相關部門用了很短的時間就予以解決,但反過頭來想一下,如果相關部門能和市民換位思考將問題前置,這種問題就不存在了,也希望各個部門少一點“回爐”工程,多一點“一步到位”。記者 徐新東
患乙肝難“自證”,記者幫忙解難題 今年6月初,在膠州上大學的小李向本報新聞幫求助,他因患有乙肝花費了不少治療費用,但想要去辦理大病報銷,卻被告知不符合條件。
小李說,他是臨近畢業才得知他的情況符合大病報銷的條件。當他帶著20多份材料趕到社保部門提交了申請,回校等消息時,卻被告知材料不全 ,需要重新準備材料才行。之后再三準備材料后,還是被告知B超不符合條件,因為從上面看不出他患有肝炎,也看不出肝的形狀有破損或變形。
在本報報道了小李的遭遇后,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他重新補交材料后,很快就拿到了《門診大病證》,再治療就可以根據規定來報銷了。
■記者心聲:在新聞幫報道的麻煩事中,基本的社會保障方面的維權難題也層出不窮,《三年半沒醫療保險金欠俺的錢啥時能給?》《當了41年“黑戶” 99歲老嫗找身份》《被辭退,職業病醫療費誰出》等報道,將問題的癥結逐一厘清,并幫助求助者找到解決的方法。記者 韓小偉
親情幫尋
十年苦尋,終于找到三姐 今年8月份,安徽省蕪湖市姚先生向本報求助稱,上世紀50年代,家鄉突發水災,100多位嬰兒被送至島城,而這其中就有他的三姐,雖然中間與三姐重逢過,但是因為種種原因 ,他們再次失去聯系,他希望好心人能幫忙找到她,圓一家人的團圓夢。
本報報道此事后,不斷有熱心市民打來電話提供線索,最終記者輾轉找到了他的三姐。在孫艷玲家中,遠隔千里的姐弟兩人進行了通話,失聯十年的姐弟最終得以重新建立聯系,姐弟倆對本報的報道表達了感謝。近日,姚先生表示將盡快來青與三姐孫艷玲見面。
■記者心聲:因為種種原因,不少人被迫與家人失去聯系,而每每親人鍥而不舍地尋找,又讓人體會到親情的彌足珍貴。
除了幫忙找尋孫艷玲,新聞幫還刊發過《 街頭苦尋子 ,夢中盼兒歸》、《浪流漢走失6年未歸 愛心接力幫他找到家》等多篇尋親、尋人稿件。在這些報道中,一些家庭圓了團圓夢,但仍有家庭承受著尋親的痛苦,他們一直都沒有輕言放棄。新聞幫也將繼續幫助他們,愿在每個月圓之夜,親人都能團聚,有緣人都能相會。 記者 劉玉凡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