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洪業正從以前的族譜中查找資料。
古人云:“水有源,樹有根,家有譜。水無源而涸,樹無根則萎,家無譜則親疏難別昭穆難分。”家譜和國史、方志一樣,都是中華民族傳承歷史和發展文化的載體。
平度市民王洪業研究族譜14年,近年來,除了
續修了《 王氏家譜》外,他還幫其他姓氏續譜。近日,王洪業將這些珍貴的資料捐贈給了平度市檔案局,永久地保存了下來。
家譜蘊藏諸多內容
“我是平度市東閣街道北窩洛子村人,2000年的冬天,我們本家一個老哥哥跟我說,希望我能把我們的族譜續下去,于是,我就組織了20多個人,利用1個多月的時間將《王氏家譜》續了下來,并印刷了35份,由本家孝順并有文化的人保存下來。”王洪業告訴記者,有句老話說,“三代不修家譜則非孝也”,可見,家譜是氏族家庭教育繁榮的基礎。
王洪業認為,家譜是我國寶貴文化遺產中亟待發掘的一部分,其中蘊藏著有關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人物傳記、經濟學及地方史資料等諸多內容。“可能年輕一代的人沒怎么見過以前的家譜,覺得里面記錄的就是很簡單的繁衍等,其實不然。”王洪業說,家譜中詳實地記載了姓氏、人口遷徙、有名的人物和故事,此外,從本村再遷移出去也都有記載。“就拿我們王氏來說,就是從云南遷移而來,至今已經是26世了 。”
王洪業告訴記者,古代人對宗譜高度重視,主持續修的人員一般都是有文化的人,質量上都有保證,于是這些宗譜世代相傳,保存了大量的真實的人文歷史資料,其中有些成為珍本,有著無可替代的歷史價值。“所以,現在經我手續修的家譜,我都捐贈給了檔案局,在自己手里可能會丟了,或者保存不當爛了 ,而檔案局的保管條件很好,我希望這些珍貴的資料可以永久地保存下去。”
成立譜牒文化研究會
“其實追根溯源,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的心愿。”王洪業說,前段時間,他幫忙編纂完成了《戴氏家譜》,“戴這個姓氏在戴家莊村只有五代之后的記錄,但是五代之前卻不知道了 。”后來,王洪業了解到古峴鎮有姓戴的,就去查了族譜。“那本族譜很老,上面的灰已經很厚了,大概有近200年的歷史了 ,從那里我找到了戴姓五代之前的記錄,續了起來。原來,這個姓氏是河南游兵到了平度,才有了第一世的記載。你看,有了族譜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從哪里來的了,追根溯源,就是這個意思。”
王洪業認為,通過研究家譜可以讓人們知道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還可以為人文、地理的研究提供寶貴的資料,因此,抓緊續修家譜意義重大。“前段時間,我們剛剛成立了青島市譜牒文化研究會,主要就是協助修譜者續修家譜,同時挖掘、整理 、開展譜牒文化研究。”王洪業告訴記者,由于一些歷史原因,現在民間留存下來的傳統宗譜本來已經數量不多了 ,再加上民間保存條件差,自然、歷史和人為的損毀在所難免,已經造成了無法挽救的損失。“因此,搶救和保護民間留存下來的傳統宗譜就顯得更加迫切了 。”
《家譜》可傳承文化
平度市檔案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檔案工作正在由“機關記憶”向“社會記憶”轉型,由原來的帝王將相、達官貴人的歷史轉變成普通民眾的歷史。“王洪業捐贈的《王氏家譜》、《林氏家譜》、《張氏家譜》等正是通過詳實的資料記錄,反映了一部部普通民眾的生活史,不僅起到了文化的傳承和教化作用,也是我們檔案局館藏資料的有益補充。”工作人員表示。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家譜的續修工作,這也體現了盛世修譜的規律,廣大有識之士也紛紛牽頭出資續修家譜,族人也積極支持和配合。”檔案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平度市已經有《王世家譜》、《戴氏家譜》等圓滿問世,還有許多家譜正在續修付梓。“作為普通民眾的生活史,家譜不僅使得傳承歷史文化有了可靠的依靠,還對弘揚傳統道德有系統的規范。”
文/圖 記者 張程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