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檢報告中很多專業術語市民看不懂。記者 張偉 攝
看到“血管
瘤”三個字,30歲的市民小王緊張地一夜沒睡,第二天一早就換了家醫院繼續體檢,后來才知道血管瘤是良性的,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因為看不懂體檢報告,看到有些指標項超出健康參考值范圍后,不少人像小王一樣憂心忡忡。12月9日,記者采訪島城相關專家,為市民解答常規體檢中隱藏的小奧秘。
“血管瘤”讓小伙失眠 30歲的市民小王前段時間跟隨單位體檢,一個星期后拿到了體檢報告。“我當時做B超,對肝部體檢報告寫著有‘血管瘤’三個字。”小王說,看到這三個字頭一下子蒙了,“我以前就覺得右邊有時候疼,想必是這個瘤子在作怪。”一想到和腫瘤、癌癥等字眼沾邊,小王緊張得一夜沒睡。
第二天一早小王復查,又詢問醫生是否需要開刀,結果醫生搖了搖頭:“不是所有帶‘瘤’字的都是癌癥,肝血管瘤并不是腫瘤,而是血管的異常發育,只是外形像腫瘤,故稱為肝血管瘤而已。你沒事,回家吧。”醫生向他解釋。市中心醫院體檢中心醫生宋月榮告訴記者,他們這里經常會遇到像小王一樣被體檢報告嚇住的人。
體檢報告幾乎看不懂 你能看懂自己的體檢報告嗎?對體檢報告上的內容是否有過疑問?
“我們每年有2萬左右的體檢數量,能看懂體檢報告的也就三四成。”宋月榮說。青大附院體檢中心主任王燕告訴記者,受制于年齡、知識水平不同等因素,除了有醫學知識的人,總體上約有一半的人看不懂每項體檢報告結果。而根據上海的一項調查顯示,有約46%的市民對于報告大多數內容是看不懂的,完全能看懂的人約占3% ;77%的市民因為看不懂體檢報告而上網查詢;僅有61% 的受訪者知道各個檢查指標的正常值,62%的人“會因為嫌麻煩,不再去掛號找醫生解讀檢查報告”;34%的人不會按照醫生開出的體檢建議照做。
■鏈接
教你看懂體檢報告 宋醫生告訴記者,體檢報告只是診斷疾病的參考,并不是最終判斷,如果有異常醫生會建議做進一步觀察。
“比如血常規檢查有三個需要關注的項目,分別是血紅蛋白、白細胞和血小板。”宋醫生說,如果血小板數值偏高可能引發心梗,太低可能是肝硬化、脾大;血紅蛋白明顯低于參考值則是貧血的表現,白細胞高可能是炎癥,低的話要排除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不過白細胞太高則有可能是白血病,但是也要綜合其他項目來看。“如果做血常規前沒喝水,紅細胞會增高,我們會建議復查。”
據介紹,尿常規檢查主要看尿蛋白、尿糖和尿隱血三個指標。同時出現“尿隱血+”和“尿蛋白+”,可能是隱匿性腎炎;如果兩項都是“++”,可能為腎炎;尿糖出現“+”符號,則是確定糖尿病嚴重程度的依據。“有尿隱血的話,要排除月經、結石、結核、腫瘤、炎癥等;尿糖有加號可能是糖尿病,但是要注意一點,如果吃飯后測的就不準了 。因此驗尿糖需要空腹,留中段尿才可以。”此外,空腹血糖參考值為3.9~6.1,如果查出超過6.1又沒達到7.0,則需要進行干預和關注。
“此外常見肝功能中主要看轉氨酶,膽紅素和蛋白等幾項,如果轉氨酶高,有可能是肝炎、酒精、藥物、脂肪肝等原因引起的。”宋月榮說,腎功能則主要看尿素氮、肌酐、尿酸三項指標,單純尿素氮偏高不能說明腎臟有問題,不過如果肌酐高,可能是腎功能不全,這個需要到腎內科進一步檢查。“心電圖常見的問題有竇性心律不齊、心肌缺血、心動過速、不完全性傳導阻滯等。竇性心動過速、右側的傳導阻滯等,原因可能是緊張情緒等造成,多數不代表健康問題。心率過高要排除甲亢,心臟本身的問題,也需要定期復查。”
記者 郭玉華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