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排污權交易”你聽說過嗎?10月23日,城市信報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青島市在
膠州試點排污權交易,該舉措將在明年展開,新建企業將為排污埋單。據介紹,環保部已經初步同意青島有關“國家排污權交易試點城市”的申請。
10月23日,城市信報記者采訪了市環保局總量處劉副處長。劉副處長介紹說,排污權交易并不是花了錢就能買到排污
指標 ,排放的污染不能超過總量 。“新建企業想排污要先購買污染指標 ,如果這些企業減排做得好,能夠有剩余的排污權,就可以賣出。”劉副處長說這其實是對企業環保行為的一種補償。“不同企業的污染指標不同 ,在達標的基礎上做得好的,就可以把排污權賣給不夠用的企業,沒有企業售出,其他企業則不能買入。如果排污量超過了總量,不能買入排污權。”
市環保局總量處工作人員說,膠州預計將在明年開始試點,試點后,一共有4項污染物納入排污權交易,分別是與水有關的化學需氧量、氨氮,與氣體有關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企業想排污得先花錢買指標。企業排污權交易實現后,通過排污單位之間的排放配額交易,可以實現區域內污染物總量的控制目標 。膠州的試點工作為未來排污權交易在全市鋪開奠定了基礎。
排污總量怎么定呢?市環保局總量處的劉副處長說,全國會有一個總量 ,然后會給省里定一個指標 ,省里會把指標分下去。青島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是多少呢,“這個正在商討研究,污染權的定價等工作正在進行中。”
據了解,試點排污權交易大致有3步 ,首先由政府部門確定出一定區域的環境質量目標 ,并據此評估該區域的環境容量。然后推算出污染物的最大允許排放量,并將最大允許排放量分割成若干規定的排放量 ,即若干排污權。政府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分配這些權利,并通過建立排污權交易市場使這種權利能合法買賣。在排污權市場上,排污者從其利益出發,自主決定其污染治理程度,從而買入或賣出排污權。
膠州市環保物聯網總量控制排污權交易云計算平臺項目,于2014年2月8日開工建設,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建設完成。排污權的交易將在交易中心進行,屆時會用到這個計算平臺,交易時不只有環保部門,還會有物價部門等多個部門參與。
所謂排污權交易是指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確定的條件下,利用市場機制,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權利即排污權,并允許這種權利像商品那樣被買入和賣出,以此來進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從而達到減少排放量 、保護環境的目的。通俗地說,排污權交易,即在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前提下,排污單位與環保部門或排污單位之間,進行排污指標的購買或出售。前者形成排污權交易的一級市場,后者形成排污權交易的二級市場。
目前,國內已有11個省市開展排污權交易。環境保護部的數據顯示,到2013年底,11個試點省份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金額累計近40億元。其中,有償使用資金約20億元,交易金額近20億元。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劉旭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