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山東將出臺110多項措施支持青西新區發展(圖)

2014-10-16 06:14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2014中國·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15 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 記者 高緒亮



  半島都市報10月15日訊(記者 婁花 周晉華)  2014中國·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15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1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專家 、國家相關部委負責人等500余人共同研討海洋經濟科學發展路徑。

  這屆論壇以“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與 21世紀海上絲路 ”為主題,設有“領航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青島西海岸新區的前景與未來之路 ”“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媒體與海洋戰略”和“蓄勢調整·振興航運”等4個分論壇。論壇主辦方新華(青島)國際海洋資訊中心與國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數研究院當天聯合向全球發布新華海洋科技創新指數,監測評價中國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助力海洋強國戰略,其中青島列海洋科技創新綜合能力第一位,上海列第二。

  新華社副社長慎海雄說,建設海洋強國的一個重要支點是科學進步和技術創新。這屆論壇發布的新華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將為科學評價中國海洋科技創新水平,加強海洋經濟監測、評估和綜合管理提供系統、權威的決策支持工具,引導海洋經濟發展方式向科技創新、科技引領轉變。這也表明我國在海洋科技創新領域的信心和決心。

  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在致辭時表示,山東作為海洋大省,在發展海洋科技、海洋經濟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建設好青西新區對于引領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創新發展、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支點和全面實施海洋戰略具有重大意義,他在演講中提到,為支持新區建設改革與發展,近期省里將出臺支持青島西海岸新區發展的若干意見,包含了五個方面110多項支持措施。

  論壇舉辦地青島西海岸新區是國務院今年6月份批復設立的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自批復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著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國際海洋人才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宏指出,在世界經濟緩慢復蘇與中國經濟歷經嬗變的過程中,海洋經濟因其廣闊發展空間和巨大發展潛力,有望率先完成戰略調整,成為世界經濟加快復蘇的重要動力來源。

  2014中國·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由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和新華(青島)國際海洋資訊中心聯合主辦。新華(青島)國際海洋資訊中心由新華社、山東省政府、青島市政府合作成立,旨在搭建中國海洋資訊采集 、加工、發布的高端平臺。

  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 、副局長王宏:

  上半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增長8.6%

  進入21世紀,中國海洋經濟經歷了高速增長期,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但伴隨著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逐漸步入中低速增長的“新常態”,海洋經濟也進入到發展的轉型期和結構的調整期。在這一背景下,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經濟轉型增效與海洋經濟擴大開放等問題成為海內外各界關注的焦點。

  當前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態勢總體平穩 ,海洋產業結構進入加速調整期,海洋科技創新任重道遠。隨著世界經濟的持續低迷和國內經濟增速的放緩,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海洋經濟由高速增長期進入結構調整期。經初步核算,2014年上半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25796億元,同比增長8.6%。海洋科學進步、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承擔著推進海洋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使命。

  當前,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已經成為全球大趨勢,海洋科技創新將為推動海洋經濟發展與轉型升級,優化資源環境,進而推動全球經濟復蘇提供強大原動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建設也將為促進各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與融合發展 ,實現合作共贏提供戰略機遇。

  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副司長黃進發:

  去年海洋產業為GDP貢獻近一成

  2013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達到5.4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了7.6%,占國內生產總值近10% ,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成為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

  國務院批準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同時批準設立了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青島西海岸新區,這不僅將山東的海洋經濟、區域經濟帶入一個全面發展的新階段,同時也使山東承載了前所未有的歷史責任。一段時間來,山東省委 、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啟動重大產業項目和重點工程,藍色經濟區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青島西海岸新區建設開局良好。黃進發指出,要統籌兼顧,推動戰略規劃的順利實施;堅持創新驅動,努力提高海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要堅持重點突破,不斷提升海洋經濟發展的城市和輻射帶動能力;要堅持生態優先,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注重海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實現人海和諧;要堅持改革開放,注重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增強海洋開發的軟實力。

  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主任 、黃島區區長萬建忠:

  10年后,海洋經濟占新區GDP三成以上

  西海岸新區作為今年國家批復的第九個新區,承擔的使命還不太一樣,主要在海洋經濟發展方面,海洋經濟自主創新領航是新區承擔的第一使命,也是第一個定位。還有一個重要使命,GDP去年已經達到2266億元,海洋經濟占比達到22%,全國是接近10% ,新區是22% 。按照規劃,十年以后,GDP達到8000億元的時候,海洋經濟占到30% 以上 ,海洋經濟也是新區一個特殊產業,占的優勢比較大。這是在沿海率先轉型,通過海洋經濟的發展實施轉型。應該說前景非常廣闊。

  下一步準備開展以下方面的工作,考慮如何在改革方面探索新的機制;如何既要考慮到發展 ,還要考慮到環境的保護,讓新區能夠真正體現到是真正的新區發展 ,通過改革釋放紅利,通過有效的控制,以最低的資源、最小的投入產生最高的效益;還要考慮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新華社國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周文龍:

  首次發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青島第一

  去年這個時候,在青島發布了首支新華海洋發展指數,今年7月份發布了第一支中國海洋發展指數,今天在這里又首次發布新華海洋科技創新指數。

  樣本城市的布局主要基于國家三個海洋科技創新空間布局,包括國家科技興海產業示范基地;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示范基地。同時,確定了17個樣本城市。這支指數同以往任何指數一樣,更加重視公信力和科學性,特別是在指標確立、數據采集以及方法模型方面,均進行了科學系統的規劃和研究,力求做到公開公正。

  《新華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14)》評價結果顯示,海洋科技創新綜合能力排在前五位的城市分別為青島、上海、廣州、天津、大連。

  報告同時對排在前三位城市進行全面分析。研究認為,青島、上海、廣州盡管位列前三名,但在海洋科技創新投入 、創新產出、創新應用及創新環境方面均存在“非均衡”特征。青島與上海最為顯著,分別在創新生態系統的某一端占據優勢。青島主要表現為海洋科技產出優勢,其海洋專利數量領先于其他城市。上海則在海洋科技市場交易與轉化方面占據領先地位。廣州在創新環境方面具有優勢。

  去年涉海就業人數達3513萬

  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張占海:進入21世紀,海洋經濟成為中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海洋經濟總量持續高速增長。部分傳統海洋產業優勢依舊明顯,海鹽產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海洋經濟發展帶動涉海就業人員以及創造的經濟價值不斷增加,2013年涉海就業人員達到3513萬人,單位涉海就業人數創造的經濟價值從2001年的人均4.5萬元,上升至2013年的人均15.5萬元。

  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的核心價值觀,我們認為就是增進共同的福祉,發展共同的利益。我們提出以下合作倡議:加強海洋經濟合作;促進海上互聯互通;發展海上公共服務;推動海洋人文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機制。

  呼吁世界各國攜手保護海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主席卞相慶:海洋是社會和經濟財富的來源,海洋還有在氣候方面有調節作用,控制氣候、降雨量。海洋吸收人類排放二氧化碳的50%,但是這種吸收在減慢。也就是說它已經飽和了,二氧化碳正在使海洋酸化,并且產生不良的后果。比如說海洋腐蝕、海洋生物多樣性下降。

  我們的海洋非常珍貴,而且非常脆弱,所以希望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我們唯一的藍色綠色經濟的海洋。

  “藍碳計劃”驅動海上絲路

  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焦念志:藍碳,就是海洋生物形成碳,如果可以在海洋長期保存,就可以形成碳匯。如果通過研究,摸清機制,就可以建立交易標準。藍碳計劃是驅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途徑。

  早在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發布了一個報告,那時候藍碳主要指紅樹林、鹽沼、濕地、海草這樣看得見、摸得著的藍碳,現在隨著科技認識的不斷進展 ,這個藍碳的概念已經擴展到水里,包括河口、海域,珊瑚礁等。

  全球的碳是25億噸,相當于陸地或者海洋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可是到哪兒去了,不知道,因為近海的碳量沒有增加,我們的任務就是怎么想辦法保留下來,甚至儲存在海洋里,如果能做到,將做出巨大的貢獻。

  山東海工公司將在新區啟動

  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山東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藍色海洋國際鉆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遠慧:從國際海洋鉆井平臺的市場來看 ,全球現在服役的海洋鉆井平臺總共有469座,半潛式海洋鉆井約共有225座。海洋工程,主要歸于兩種設計理念,一個是結構的剛性是足夠堅固,當惡劣的海浪襲擊的時候仍然泰然處之。另一個是當海浪沖擊的時候,雖然隨波逐流,但仍能安然生存。海洋鉆井平臺的種類首選,以鉆井平臺為主的鉆井船,也有自支撐平臺。

  山東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是山東海投和山東海運共同發起成立的股份公司,注冊地在西海岸新區。將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啟動。記者 婁花  周晉華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