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建筑正常使用年限不得低于
50年,紀念性建筑和重要建筑不得低于100年;住宅工程竣工驗收前,有條件的要邀請前期物業公司和業主代表參加,實行“一戶一驗”,建立分戶驗收比對性復核制度,復核比例不低于10%;對未經批準、手續不全開工建設或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的新建、改建、擴建各類房屋
建筑工程項目,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10月8日,本市正式發布通知,要求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提升建筑質量的意見》,提升建筑質量。
推行質量終身責任制 據了解,英國建筑的平均
壽命達到132年,美國是74年,而我國卻只有25~30年,很多建筑早早進入“質量報復周期”。今年上半年我省排查出的3800多棟危房中,很多房齡不過30年。
對此,意見提出,工程主體結構必須可靠耐久,保證建筑物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全省要以綜合抗御6級左右地震為標準進行抗震設防。學校、幼兒園、醫院等公益性建筑要在正常設防標準基礎上,提高一檔進行抗震設計。2017年前,重大建設工程或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全面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完成地震高風險區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本市要求,應用隔震與消能減震技術,適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設防能力,避免采取特別不規則的建筑形體。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要嚴格按標準進行抗震設計、施工,農民自建住宅要采取圈梁、構造柱、現澆樓面等必要的抗震構造措施。
另外,建筑質量今后推行質量終身責任制。實施建筑質量追溯制度,將建筑工程檔案及參建各方法定代表人及責任人員基本信息統一納入到城建檔案,并在竣工工程顯著位置鑲刻責任銘牌。在建筑設計壽命內,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圖審、檢測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和項目負責人承擔終身責任。
住宅工程業主參與驗收 2010年,我省建立了住宅分戶驗收制度,規定在住宅工程竣工驗收前 ,建設單位要組織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前期物業,逐戶入室對墻面、門窗、防水等10大項內容進行全數查驗并蓋章。但“四方驗收”往往流于形式,讓業主不夠信服。
此次發布的意見提出,住宅工程竣工驗收前,要邀請前期物業公司和業主代表參加。建立分戶驗收比對性復核制度,復核比例不低于10%。全面落實住宅小區綜合驗收制度,未經竣工驗收備案或綜合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以往分戶驗收只備案,現在增加了主管部門復核,10%的復核率是比較高的。”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工程建設處處長殷濤介紹。
本市要求,住宅工程嚴格執行分戶驗收制度,實行“一戶一驗”,重點檢查外墻、外窗、屋面、衛生間及管道滲漏等常見質量問題。
探索實行工程保險制度 本市還提出,根據意見精神,將嚴格落實國家工程質量保修制度,探索實行工程保險制度。
開發(建設)單位作為保修期內質量投訴受理第一責任人,要及時、妥善處理投訴人反映的質量問題。在保修期限內出現質量缺陷的,建設單位要向施工單位發出保修通知,責任單位應當履行保修義務。業主在房屋裝修改造前應向物業服務企業備案,并承諾不得破壞承重結構和管線設施;因裝修導致質量問題或造成損失的,業主要承擔賠償等法律責任。
對偽劣建材將曝光退市 本市提出,在建材市場的管理方面,島城將進一步強化建筑工程材料生產、經營、使用的監督管理,建立偽劣建材曝光退市機制。積極推廣應用高強鋼筋、高標號水泥、高性能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鼓勵使用綠色建材產品。
新建、改建、擴建各類房屋建筑工程必須嚴格履行法定建設程序,對未經批準、手續不全開工建設或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的項目,要依法嚴肅追究建設單位及法定代表人的責任,屬于使用財政資金的,要停止資金撥付。
供水、供電、供熱、燃氣、排水、通訊、消防等專業工程要打破行業壟斷,依法應公開招標的必須實行公開招標。
建設單位及其項目負責人是建筑工程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對因隊伍選擇、肢解工程、材料供應、資金撥付、工期要求等造成的質量問題負責。建設單位要按照法定建設程序組織工程建設,不得與承包單位簽訂“陰陽合同”,不得拖欠工程款。記者 馬正拓
檢驗報告簽發后3個月內再復核 新規規定,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機構對施工圖審查工作負責,承擔審查責任。施工圖經審查合格后,仍有違反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問題,給建設單位造成損失的,審查機構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施工圖審查機構要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施工圖審查。
工程檢測機構對因出具虛假檢測報告等造成的質量問題負責,給有關單位造成損失的,工程檢測機構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檢測機構要堅持“誰檢驗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建立檢驗人員互查、檢驗質量考核獎懲、檢驗過錯責任追究、檢驗材料現場復核等制度。完善檢驗樣品保存備查制度,加強對檢驗樣品的管理,推行可追溯備查,確保在檢驗報告簽發后的3個月內實現對檢驗樣品的再復核或復檢 ,保證檢驗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堅持日常巡查、重點抽查、突擊檢查相結合,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四不兩直”的常態化檢查方式,加大執法檢查的力度和頻次,強化對建筑質量的監督管理。執法檢查結果要及時體現在各市場主體信用考核評價系統當中,同時與企業及從業個人的資質資格、評優評先、市場準入與清出掛鉤。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