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在諸城賈悅鎮孟家屯村村民趙佃虎的玉米地里,玉米聯合收獲機轟鳴開過,林立的秸稈瞬間被切成了碎片,像一層“毯子”鋪在田野上。不多會兒,小麥免耕施肥播種機開了過來——旋耕、播種、施肥,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往年需要五六道工序的秋收、秋種,今年一次就完成了。
幾年前,在農機部門的一次培訓中,村支書趙佃福學到一種叫做“懶漢”耕種模式,“玉米聯合收獲-秸稈還田-免耕播種,‘一條龍模式’5畝地只要1個小時,以前至少需3天。”趙佃福說。
“秋收不耕地,所以才拿不定主意。”這句諺語曾廣泛流傳當地。不耕地也種糧食?孟家屯村民一開始不接受。
經過趙佃福的親身示范,夏季收玉米的時候免耕地每畝增產100多斤,村民們信服了。全村500多畝耕地全部采用了秸稈還田、免耕播種的
保護性耕作模式。
趙佃相是濰坊特約農機技術推廣員,他跟記者算了“兩筆賬”。
一是經濟賬,秸稈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微量元素,屬于天然的土地“滋補營養品”,一畝玉米秸稈還田,相當于上了10多公斤化肥。秸稈粉碎到地里,減少水分蒸發,少澆一兩遍水,一般性旱情無需澆水,省工、省油。另外,使用小麥免耕施肥播種機,每畝能節省10元。
二是環保賬,秸稈還田是我省減少焚燒最主要的途徑。“不用再犁地、耙地了,避免了機械重復耕地造成的土地壓實,而松土的‘功臣’蚯蚓也同時躲過了一場劫難,這都有利于減輕土壤板結,有利于農作物吸收養分。”趙佃福說。
諸城市農機技術推廣站站長、高級工程師臺沐云也深有同感。他說,保護性耕作技術是目前國內外推崇的一項成熟的綜合技術,集秸稈還田和免少耕播種等先進農機農藝于一體。免耕播種后,土壤只需要三年深松一次即可。
“據測算,在實施秸稈還田的地塊,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0.01%,還田以后的地塊小麥單產增加45公斤以上,增產幅度為8.9%。來年再種玉米,則生長植株健壯,成穗率高,還田地塊與未還田地塊對照,玉米畝產增加50公斤,增產幅度8.2%。”
他們介紹,我省有些地方秸稈還田效果不理想,不是因為保護性耕作技術不成熟,而是操作不到位,免耕施肥播種機的深淺調節不當所致。
諸城市對農戶購買小麥免耕施肥播種機、秸稈還田機、深耕深松機等保護性耕作機械實行了重點補貼,目前全市小麥免耕施肥播種機保有量3300多臺。今年,全市有40多萬畝小麥實現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小麥免耕播種“一條龍”作業模式,僅此一項,農民可節本增效6500多萬元。
9月25日,在全省三秋農機化現場會上,省農機局局長高明飛表示,今年全省要大力推廣深松及免耕播種、精量播種等機械化新技術。記者了解到,自去年開始,我省在32個縣實施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財政共出資3700萬元,今年試點任務將全面完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