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賀花了100元只拿到了一張這樣的小紙片。
充值100元
話費,就能獲贈60元,撥打長途電話還能享受每分鐘8分錢的超值優惠。近日 ,多位市民給本報打電話,講述了自己在街頭遭遇“
回撥卡”詐騙的經歷。在這些受騙人群中,既有大學生充值后一分錢也沒收到,也有老年人名義上收到了160元話費,卻在半個月后無法使用的。據了解,工信部曾兩次叫停電話回撥業務。市民遇到類似“充100送60”的業務時,可以直接撥打運營商的客服電話咨詢,或者向當地工商部門咨詢,就可以拆穿類似的
騙局。
案例一:充值100元,一分錢沒到賬 “我被騙了!充值的人拿了錢但沒有給充話費!”近日,青島科技大學的大二學生小賀撥打本報新聞幫熱線反映,她在校園門口被一伙充話費的人拉住,對方稱充100元可以得到160元話費。考慮再三,小賀把身上的100元交給了對方,很快小賀就收到了充值成功的短信。不過,小賀回到宿舍后撥打10086查詢余額,但沒查到這筆錢。
小賀拿出自己的手機,找出來一條信息,記者看到,這條信息發自號碼053162383830,信息內容是:“尊敬的客戶:您已成功充值160.00元。感謝您的使用!客戶熱線:18765215410”。她還拿出來騙子給她的一張紙片,最上面的字跡是“集團用戶充值卡操作說明”,下面一一寫著操作步驟,其中第一條是“ 首先撥打集團接入號(18765217460),聽到余額后掛機”,紙片最下面寫著“客服電話:18765215410”。
“給我充值的時候,那幾個人還讓我打這個‘集團接入號’查詢余額,當時說是充值了160元,我就信了。后來我越想越不對勁,就打了上面這個客服電話,可是從來沒有打通過!”小賀無奈地說,她充值100元,手頭只有這張紙片和手機中的短信作為證據。
案例二:話費雖到賬,半月后無法使用 家住市北區的季老先生也遭遇了類似的騙局,不過與小賀不同,他在山東路家樂福門口遇到了充100送60的“優惠活動”,不僅打通了所謂的“集團接入號”,而且在輸入卡號后開始使用起這種“超級實惠”的電話業務。“當時我打了一個長途電話,3分鐘才花了兩毛錢,確實比較實惠。”季先生回憶。不過,令季先生感到物超所值的日子過了沒有多久,在國慶節的前幾天,這項業務突然就沒法使用了,“大約用了半個月吧,我再撥打號碼已經打不通了。”
季先生透露,他所撥打的號碼與小賀提到的所謂“集團接入號”一模一樣,都是“18765217460”,記者查詢后發現這個號碼歸屬地位于山東青島。隨后記者撥打了這個“集團接入號”,卻發現自動語音提示要求輸入卡號,如果不輸入這個卡號,就無法再進行通話。記者隨后撥打了季先生手中紙片上的客服電話,雖然電話能夠接通,卻一直顯示無人接聽。“太郁悶了,這肯定是個騙子,當時有不少老年人排隊在辦這個業務,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騙了。”季先生說道。
記者撥打中國移動 、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運營商的官方客服電話了解到,這些運營商都沒有類似充值且送話費的活動。
騙局:工信部早已叫停該業務 10月3日,記者調查發現,受騙者在撥打電話時都需要先撥打一個所謂“集團接入號”,隨后會接到一個回撥電話,接聽后輸入真正要撥打的號碼就可實現回撥通話。據業內人士介紹,這類所謂的充值業務實際上是被叫停多年的“回撥卡”業務。所謂“回撥卡”的操作程序是:首先拿要充值的手機撥一個手機號碼,根據提示輸入“充值卡”密碼,充值成功后再撥打,就可以聽到語音提示“充值余額”;掛掉電話,不一會就有一個不顯示號碼的電話打回來,這時只要再輸入要撥打的電話號碼,就可以接通了。
據了解,回撥業務實質是利用網絡電話平臺,將單方呼叫轉變成平臺呼叫通話雙方。平臺的通話費用之所以便宜,是因為鉆了通信運營商結算時通話時間低于6秒不收費的空子。電話接通后,利用網絡平臺,用多個電話輪流和被叫號碼通話,每次通話快到6秒就改用另一個座機和被叫號碼通話。
記者隨后查詢到,早在2007年,原信息產業部就曾發布《關于現階段暫不允許開展電話回撥業務的通知》,201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又發布《關于做好回撥業務清理工作的通知》,兩次叫停回撥業務。不過,雖然工信部已兩次叫停回撥卡業務,但憑借便宜的資費,使得回撥卡業務的地下銷售從未間斷。記者在淘寶網上看到,可通話八小時的“回撥卡”銷售價格僅售價6.5元,短短三天已有45筆成交額。
提醒:撥打運營商客服電話咨詢 記者了解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回撥卡”網絡電話業務行騙,騙子常常溜之大吉,小賀的遭遇就是如此。即使像季先生一樣的受騙者能夠短時間內使用這項看似實惠的業務,騙子還是會想盡辦法“暗自吸費”,常常通過將預約號碼停機,大幅縮短約定通話時長,或者凍結充值賬號等方式謀取不正當利益,當市民反應過來時,騙子基本上已經更換了行騙地點,而由于受騙金額并不是很大,很少有市民會報警,這更加讓不法分子肆無忌憚。類似的騙局近期在廣東、山西等地多次發生。同時,警方提醒市民,天上不可能掉餡餅,市民遇到類似“充100送60”的業務時 ,可以直接撥打運營商的客服電話咨詢,或者向當地工商部門咨詢,就可以拆穿類似的騙局。 文/圖 記者 劉玉凡 韓小偉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