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衛生計生委組織島城媒體走基層活動,記者從黃島區衛生計生局獲悉,醫改試點一年多來,醫院藥品價格明顯降低、各項費用控制指標進一步優化、醫療服務水平顯著提高,4家參加改革的公立醫院平穩運行。其中,
黃島區人民醫院在全國率先試點“打包”療法,啟動了臨床路徑和支付方式改革試點,4種病按照路徑治療。
試點路徑療法 昨天,黃島區衛生計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在黃島區人民醫院實行的 "加強循證決策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中國臨床路徑和支付方式改革實踐與傳播"項目,該項目在全國4個城市試點。黃島區人民醫院院長丁寶國介紹說,這個項目就是通過優化內部管理、規范醫療行為,合理配置醫療資源,讓老百姓看病少花錢,而且看病之前就對花銷心里有底兒,能看個"明白病"。
臨床路徑是指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治療模式,以便規范醫療行為,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之前我市各醫院實行的臨床路徑管理,實行"同病同治",使單病種限額付費成為現實。但是,臨床路徑對于復合疾病退出率較高,加之以前臨床路徑的應用與醫院、醫生的收益無關,在規范診療行為避免了過度醫療的同時,也有可能導致醫療不足的情況。此次試點項目涉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腦出血、腦梗塞四個病種,由中英專家聯合設計臨床路徑,并會同有關部門結合國家標準、國外經驗和本土診療實際反復測算付費標準,每個病種都有嚴格的項目執行列表。
對臨床路徑的突破式改革,減少了一些以前的"習慣動作",也增加了一些必選項目。比如,以前醫療機構對腦出血患者會一概采取先吸氧的急救措施,根據專家的建議,改成應根據患者的血氧飽和度來判斷是否需要吸氧;另外,以前對TIA患者進行磁共振檢查不是常規項目,而現在必須做,這樣可以早期發現患者是否有腦動脈瘤,及早進行醫療干預,有效預防更為嚴重的腦出血的發生。這項"國際化"的臨床路徑改革試點工作在我國試運行之后,還將逐步在"金磚五國"全面推廣。
徹底根除"以藥補醫" 黃島區衛生計生局醫政科科長孫建偉表示,實行醫改取消藥品加成,徹底根除 "以藥補醫"。"自2013年2月1日零時起,四家試點醫院正式取消藥品加成政策,1600余種藥品全部按進價實行零差率銷售,醫院所得利潤和藥品收入完全脫鉤,被詬病多年的‘以藥補醫’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公立醫院補償由原來的服務收費、藥品加成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同時,四家醫院基本藥物和中標品規常用藥品全部實行省網采購并嚴格執行省網統一招標價格。
"我們制定了《關于完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投入政策的實施辦法》,將醫院信息化建設、配套設施建設、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和特色專科建設等以專項資金的形式納入區財政預算,確保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深入推進。"孫建偉說,去年財政預算投入3995萬元,有效保障了試點公立醫院的正常運行。(記者 王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