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你居住的地方可能是這樣的:住的都是綠色建筑,最多步行500米就到公交車站,上班路上最多花費半個小時;車站、道路、公園處處有無障礙設施,老人、小孩出門很方便;生活垃圾全部分類處理,環境噪音全達標,住得干凈又安靜……昨日,記者從
綠色生態城區規劃建設技術培訓會上獲悉,《青島市綠色生態城區指標體系》于近期剛剛出爐,今后我市新建、擴建或改建的城區是不是屬于綠色生態城區,看看這個標準就可以打分。?
標準 29項指標構建綠色生態 什么樣的城區可以冠以"綠色生態"?這一指標體系由經濟持續、土地利用、能源節約、綠色建筑、資源環境、綠色交通、運營管理等七大類構成,共29項指標。其中基礎項指標共13項,跟進項指標有16項。評價青島市綠色生態城區則要滿足該指標體系所有基礎項要求。
為了明確細分要求,該指標體系的執行分為規劃設計和建設運營兩個階段。規劃設計階段的指標有20項,建設運營階段的指標有29項。青島市綠色生態城區在滿足該指標體系的情況下,鼓勵各城區根據自己的特點因地制宜,選擇更豐富的指標和執行更高的標準。
先行 三個城區先試綠色生態 如果看了這個標準,你還想象不出今后居住的綠色生態城區是什么樣,那么很快,你將會見到綠色生態城區的實物,還可能在城內生活。市節能與墻體改革辦公室負責人透露,島城首個綠色生態城區選址于中德生態園,目前概念性規劃方案已經出爐。今年四月,中德生態園還榮升國家綠色生態示范城區(低碳生態試點城鎮)。該園區也是省內首個且目前唯一一個獲批的項目。與此同時,紅島經濟區、藍色硅谷兩個區域也正在抓緊以綠色生態城區的標準制定概念性規劃。
此外,根據《青島市綠色建筑行動三年實施方案》提出的目標,"十二五"期間,黃島新區也將創建綠色生態示范區。
成績 26個項目獲國家"綠標" 記者昨日從市城鄉建委建筑節能與墻體材料革新辦公室了解到,按照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的部署,我市在全省率先啟動綠色建筑星級標識評審,目前我市已有26個建設項目獲得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建筑面積達321萬平方米。
根據《青島市綠色建筑行動三年實施方案》提出的目標,"十二五"期間,青島市計劃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00萬平方米,到2015年末,25%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1500萬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在城鎮新建建筑中的應用面積達到30%以上。完成住宅產業現代化示范項目10個,完成集中供熱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65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公共建筑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筑節能改造400萬平方米。
自今年起,學校、醫院等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國家機關辦公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綠色住宅小區。
觀點 應集中發展社區中心 在昨日召開的綠色生態城區規劃建設技術培訓會上,來自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的城市規劃專家博士李宏就《德國生態城市建設中如何通過整體規劃及管理實現節能》的話題與來自國內各地的城市規劃設計師們進行了交流。
他認為,德國城市弗萊堡的城市規劃對中國,尤其是青島新城區的建設有一定借鑒作用。他提出,城市的歷史以千年為計算單位,建筑的歷史以百年為單位,而日新月異的電子通訊等新技術的發展歷史則以一兩年為計算單位,因此城市規劃應集成考慮以上所有因素。他提出,一個城市的中心應承擔區域管理中心的職責,而城市規劃部門應遵循分散式城市建設原則,即集中發展社區中心,為居民生活、工作步行可達提供便利,然后連接各個社區中心再采用公共交通的方案,以有效減少城市的碳排放量,減少居民駕車出行的需求。
"在德國中心區有‘30公里區’的概念,即行車時速不超過30公里。 "李宏解釋,這樣的速度對行人的安全性、舒適度、心理安全感都會有提升。另外,軌道交通和私家車道路重合使用,降低了通行速度,這相當于為城市中心行車設置了一定阻礙,實際是利用這種規劃手段故意進行引導式分流,間接為公共交通提供了通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