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波在365黨員工作室熱情接待居民。
9月3日晚上,夏玉波從北京連夜趕回青島,她剛剛獲得了中宣部授予的“
最美社區人”稱號。在中宣部組織的“最美人物”頒獎儀式上,夏玉波和來自北京、上海、吉林、四川、貴州、重慶、天津、湖南、福建等省市的10位社區干部、居民一起受到表彰,被授予了“最美社區人”的稱號。
照顧孤寡老人16年如一日 記者了解到,今年是夏玉波在海琴社區工作的第十六個年頭,也是她照顧孤寡老人黃金歐的第十六個年頭。1998年,當時 48歲的夏玉波從四方機場退休,正趕上社區居委會換屆。“很多居民和辦事處的領導就找到我,說我的脾氣、性格和人品,到居委會干工作肯定沒問題。”夏玉波回憶說,經過民主選舉,夏玉波高票當選為海琴社區的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接管工作后,夏玉波結識了獨居老人黃金歐,從此便結下了不解之緣。今年85歲的黃金歐老人由于丈夫早逝,無兒無女。倆人認識以后,夏玉波就把黃金歐當成自己的母親一樣照顧,從看病、買藥到修水龍頭、換煤氣軟管,她全包了。每年老人過生日時,她都會自費請老人到飯店吃飯,為老人慶祝生日。
黃金歐告訴記者,為了表達對夏玉波的感激之情,幾年前,她曾拿出積蓄 ,為夏玉波買了一枚金戒指,但是夏玉波卻堅決不肯收下。“我死了什么也帶不走,我就是想給她,我就是想表達感謝…… ”說著話,黃金歐的眼淚流了下來。
愛當和事老,掐滅打架苗頭 為了更好地服務,夏玉波在社區帶頭組建了365黨員工作室,發動黨員們一年365天不空檔值班,及時為居民解決困難。
之后,社區又陸續成立了“百姓協會”、“ 和事老協會”、“新市民協會”等16個分協會,200多人參與其中。社區居民紀玉蘭也是“和事老協會”會長,她說,有一年夏天,社區內兩戶居民發生矛盾,她倆趕到后,看見兩家人怒氣沖天,摩拳擦掌差點打起來。夏玉波馬上站到兩家人中間,大聲問:“你們準備好錢沒有?”兩家人一愣:“ 打架還準備什么錢?”夏玉波反問道:“ 打傷了人不花錢?判刑了不誤事?”
原來,因為樓上的居民家洗手盆漏水,樓下的一家則需要打傘上廁所,因此積怨較深。于是,夏玉波馬上找來物業公司,修好下水道,兩家人從此握手言和。
顧大家,沒見到母親最后一面 9月3日晚,在發布儀式上,眾多藝術家們集體為夏玉波創作了一幅楹聯,“ 善策有聲門鈴響處聽天曲,空巢無寂大愛施時奏海琴”。這幅楹聯正反映了夏玉波的工作場景和工作態度。
確實,一年到頭,夏玉波沒有一天不記掛著居民,然而在她工作成績的背后,卻是對家人的愧疚。最讓她不能釋懷的是,母親去世前,夏玉波正在忙活動,本打算結束后好好陪陪母親,不料母親突發心臟病離世了,沒見上母親最后一面成了她心中難言的苦痛。
9月2日晚,夏玉波到達北京,3日,領獎一結束,她又急急忙忙趕回青島了,到達家里的時候,已經是深夜11點多。“我得趕緊回來,快到中秋節了,社區里還有很多工作等著我處理。”夏玉波念叨著,在鄭州路48號大院,有一處污水管道因為歷史遺留問題,是酒店餐廚污水與居民生活污水共用,結果就很容易造成油污堵塞管道,居民生活污水無法排放,每隔兩三天就要去投一投。夏玉波捧著獎狀,但心里仍舊記掛著居民。
一起同去領獎的市北區宣傳部副部長齊玉峰也說:“來回路上她也一直不停地打電話 、接電話 ,一直都在談論社區里的事兒。我都跟她開玩笑說,她真是‘最忙的人’。”
文/圖 記者 朱薪雨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