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力爭2015年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92%以上。記者 張程 攝
糧食生產“十一連豐”,農民人均純收入“十一連快”;16個產品通過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和登記,保護區域面積達160多萬畝,居全國縣級市首位;馬家溝芹菜、喜燕牌花生油、大澤山葡萄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獲批創建全國首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示范區……近日,記者從平度市農業部門了解到,今年平度市著力抓好重點項目,打造全國
現代農業發展示范亮點。
小麥機收率達到99%以上 每年的麥收時節,平度到處都是機械連片作業的場景。麥收期間,平度市共組織各類農業機械10萬余臺(套),其中小麥聯合收割機4500多臺,機收小麥159萬余畝,機收率達到了99%以上。
今年,平度市繼續實施整建制糧食高產創建,在南部及西部的蓼蘭、崔家集、南村、明村、田莊、新河等6個鎮高標準建設20個萬畝示范片,重點打造蓼蘭、崔家集20萬畝規模化大方。在示范區內,采取統一供種、統一機播、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措施,普及推廣小麥寬幅精播、“四高一改”高產栽培、秸稈還田、測土配方施肥、規范化播種等先進實用技術,高產創建成效顯著。據田間理論測產,20個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達到615公斤,較全市平均產量提高150公斤以上。
2013年,平度市糧食生產“十一連豐”,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十一連增”。作為全省糧食生產大縣,“青島的糧倉”,因地勢、氣候等條件,平度市小麥種植面積大、產量高。近年來,平度市出臺政策措施,大力鼓勵推進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發展,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農業經營水平實現新跨越,圍繞優勢特色產業,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市場+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全力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目前,全市700多家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以上的達到110多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50%以上,帶動農戶20萬戶。與此同時,平度市家庭農場、土地規模經營大戶已由去年的148家發展到2966家,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2141家,帶動農戶近8萬戶,年銷售農副產品200多萬噸,為農民增收近億元。
現代農業將向精致化發展 “精致、創意、高端、名牌……這是平度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詞。”2013年3月初,農業現代化之路——“平度模式”專家研討會在農業部黨校成功舉辦。據介紹,農業現代化的“平度模式”的精髓在于穩妥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積極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提高農戶家庭經營的外部組織化和規模化水平以及農業集約化水平、政府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和農業社會化大生產格局等,對全國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借鑒作用。
近年來,在糧食穩定增長的基礎上,平度市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先后引進各類新品種100多個,應用推廣生物反應堆、水肥一體化、綠色生物防控、病蟲害農藥減量控制、太空育種等最新技術新成果60多項,制訂馬家溝芹菜、大澤山葡萄等各類地方生產操作技術規程40多項,以確保蔬菜的種植安全,大力發展高端、特色、名牌農業,推動現代農業向精致化發展。
多年來,平度市為帶動全市特色品牌農業發展的思路,相繼舉辦了春季云山大櫻桃節、夏季明村西瓜節、秋季大澤山葡萄節、冬季馬家溝芹菜文化節,以及舊店蘋果展銷會、平度花生博覽會、生姜博覽會、肉牛產業發展大會,被概括為“四節四會”。“四季節慶”活動的舉辦,不僅擦亮了平度高端農業品牌,而且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現代化的“平度模式”已唱響全國。平度市以提高農產品內在品質為核心,以“三品一標”為抓手,共制定和發布地方農業生產標準75項,主要農產品生產全部實現有標可依。全市已有農業標準化基地65處,面積130萬畝,占耕地面積的50%以上。“三品一標”總數達到152個。有馬家溝芹菜、大澤山葡萄、平度大花生等16個產品通過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和登記,保護區域總面積達到160多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60%以上,位居全國縣級市首位。全市農產品注冊商標450多件,擁有青島市級以上農產品名牌18個,其中,馬家溝芹菜、喜燕牌花生油、大澤山葡萄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改革創新為農業提質增效 2013年,平度市被認定為國家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示范區,成為全國計劃單列市中唯一入圍的市(縣、區),試點期限3年,每年將獲國家財政支持4000萬元。作為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副省級城市中唯一入選的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單位,平度市將緊緊圍繞保障糧食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目標,以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撬動資本、集成技術等現代要素投入為抓手,以健全產業體系、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綜合效益為主攻方向。
以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為核心,扎實推進經營主體、農村產權、金融保險制度改革,激發現代農業發展活力。狠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做好職業農民培育,借助農民培訓下鄉工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做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探索采取土地經營權信托、帶地入社、股權化等方式實現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做優農民合作社,通過重點培育、典型示范、規范發展。
狠抓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今年內全部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居民房屋所有權權屬確認、登記頒證,為農村土地流轉奠定堅實基礎。穩妥推進“三置換”產權改革試點,選定12個群眾基礎好、“兩委”班子強、經營性資產規模達到1000萬元的村莊(社區),率先開展集體產權股份制改革。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核心,突出抓好物質裝備、特色園區和重點項目建設,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狠抓設施裝備提升,強化農業發展基礎保障。整合涉農資金,每年集中5~8億元資金投向水利設施建設維護,全面改善農田水利條件,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加大農機具購置補貼力度,構建從深耕、播種到收儲一條龍式農機服務,力爭2015年全市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92%以上。
狠抓糧經作物發展,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鞏固提升傳統糧油,實施糧油高產創建,集成推廣小麥—玉米—花生兩年三作增產模式,加快建設20萬畝糧食高產創建大片和30個糧食高產創建萬畝示范方,穩固噸糧市水平。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加快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積極構建國際化農產品展示展銷平臺,推動農產品埠外境外展示展銷常態化。著力抓好投資50億元的大澤山生態休閑旅游小鎮等重點項目,打造全國現代農業發展示范亮點,提升現代農業發展質效。記者 張雪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