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地區比較常見的
海蜇有四種,分別是沙海蜇、霞水母、海月水母和能夠食用的水母,它們生活在水深幾米到三四十米不等的海中。 "國家海洋局海洋生態環境科學專家張學雷博士介紹,我們平時所說的海蜇就是水母,青島水族館內有專門的水母宮,這些水母在燈光的照耀下異常夢幻美麗,但美麗的外表下面的觸角卻有密集的刺絲囊,里面含有毒液。
記者了解到,四種水母中,沙海蜇和霞水母的個頭會長得很大,可以長到直徑一米,毒性也比較強,我市被海蜇蜇傷的例子中基本上都是這兩種水母所為。海蜇在水中遇到觸碰者后,會誤以為有"美食"靠近,隨即便會通過刺細胞分泌毒素射向觸碰者,從而造成被蟄的情況。據了解,水母的多少與氣溫、降水多少都有很大的關系,而海蜇作為經濟作物近年來被大量投苗,也是造成海蜇增加的原因之一。
下苗到收成只需五十天 據了解,海蜇看著很大,但是這種生物的生長周期卻很短,一般壽命不超過一年,簡單點說就是"
春生冬死",一旦死亡之后,海蜇很快便會溶解在海中。據李偉介紹,海蜇的生活周期歷經了受精卵、囊胚、原腸胚、浮浪幼蟲、螅狀幼體、橫裂體、蝶狀體、成蜇等主要階段,而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是在四五十天內完成的。簡單地說,秋季產卵后到第二年水溫上升到13℃左右的時候,初生碟狀幼體會達到2毫米-4毫米,在自然海域經二三個月生長后便可以長成水母成體,特別是從6月份開始,陽光光照充足、海中浮游生物激增、水溫上升,短短二十幾天,海蜇的體重便會增加數十倍,而它們的食物主要以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為主。一般青島附近海域人工下苗會在5月份中下旬進行,到了8月份就能大量上市了。
食用前須做去毒處理 前天下午,記者跟隨第一海水浴場的工作人員乘船在游泳區內捕獲了一只重達百余公斤的水母,拖上岸后立刻被很多圍觀市民瓜分,帶回家當下酒菜。記者昨天再次來到海水浴場,問及部分游客是否已經享用了美食時,大部分說感覺很苦,還有很重的腥味,雖然拿回去很多,基本上都扔了。對此,已經有40年海鮮烹飪經驗的島城廚師群玉師傅提醒市民,海中撈回的海蜇要看品種,同時需要進行處理后才能食用,并不是撈上來倒上點醋就能變成老醋蜇皮。
記者了解到,在食用上,綿蜇口味較好,經濟價值高,沙蜇口味差,經濟價值低。捕撈上來的新鮮海蜇需要用食鹽拔出內在的水份和毒素。
市面寵物水母有微毒 從去年開始,青島市面上出現了一種寵物水母,它們被封閉在一個小盒子中,每只直徑都在3厘米左右,售價一般在10元錢左右。據了解,當前的寵物水母以海月水母和澳洲斑點水母為主,最大可以長到直徑5厘米。海洋專家介紹,寵物水母的毒性一般都比較小,但不代表沒有毒性,所以購買后不要用手觸碰,除了能夠避免被蜇,還能夠延長水母的壽命。(記者 周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