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區撫順路11號最近在進行樓院環境整治行動,但一個
平臺的去留卻成了問題。小區內11號樓北側,有一個兩層樓高的平臺,樓上的居民出入需要通過這個平臺。平臺以上的居民覺得這個平臺挺方便,而一樓和二樓的不少居民覺得,這個平臺是違法建筑,應該拆除。對此,城管部門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它是否合法,仍需進一步調查。
7月2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來到了撫順路11號小區,在該小區的11號樓附近,在樓的北側,大約在2樓的位置,有一個幾十米長,兩米寬的平臺,樓上的居民走出
單元門,都要經過這個平臺。記者還注意到,除了平臺上設有單元門以外,這座樓的一樓處還另有單元門。
住在該居民樓的孟先生告訴記者,這座樓剛建成時是沒有這處平臺的,平臺是后來建成的,而平臺上的單元門,是由樓道內的窗戶改造而來的。孟先生介紹說:“本來大家下樓的話,只能走到一樓,走出樓門,再經過樓外的階梯,可以走到小區的其他地方。而這個平臺建成后,一樓的單元門都被封死了。住在一樓的居民要想走出去,竟然得爬到二樓才行!”
但對于這棟居民樓三樓及三樓以上的居民來說,這處平臺無疑是方便了不少,以三樓的居民為例,他們出門即可走出單元門,并走向小區的其他地方,如果沒有這處平臺,因為該樓比別的樓矮兩層,他們則需要先下到一樓,走出單元門后,再爬上一個兩層樓高的階梯,才能走出去。
但是對于一樓和二樓的住戶來講,這個平臺的建成則不見得是一件方便的事情,孟先生就跟記者解釋說:“對于一樓的住戶來說,本來出門就能走出去,現在卻要往樓上走,就感覺自己住在地下一樣。而對于二樓的住戶來說,因為大家在經過這處平臺后,能近距離地通過窗戶看到二樓住戶的家中 ,隱私可能會受到侵犯。”
最讓一樓、二樓的住戶覺得煩惱的是,因為修建了平臺,大家就不會走到樓下了,所以樓下的地面上長出了很多野草,而不少居民還不自覺地把垃圾扔到樓下,造成了樓下的環境又亂又臟,還滋生很多蚊蟲,一樓和二樓的住戶都不敢打開窗戶生活。孟先生和一些居民表示,這處平臺算是違法建筑,應該依法拆除。
為了了解相關情況,記者聯系了阜新路街道辦事處城管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該小區內在進行樓院環境整治行動,確實是拆除了很多違法建筑。而當初樓體建成后,發現樓下因為地勢低,容易出現下雨天積水的問題,所以建了個平臺作為輔助設施,目前還很難確定是不是違法建筑。 記者還聯系到了市北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阜新路中隊的隊長孫先生告訴記者:“這棟樓建成有近二十年的時間了,樓上的平臺也是當初建樓時留下的,屬于遺留問題。我們今天聯系了該居民樓的開發建設單位,對方表示這個平臺有正規的規劃圖紙,但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看到完整的圖紙,所以很難確定這處平臺是不是屬于違法建筑。我們會盡快跟開發建設單位查看圖紙,進行下一步的調查并做出處理。”本報會繼續追蹤報道此事。
文/圖 記者 任加祿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孫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