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加工海蜇,離了明礬還真不行 記者了解到,雖然過多攝入明礬有害身體健康,但作為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 ,明礬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因此在一些食品中也常常能見到它的身影,比如大家愛吃的海蜇,在制作過程中,就離不開明礬。
“剛從海里捕撈的海蜇如果不加明礬進行處理 ,很快就爛了。”青島海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經理林先釵這樣對記者說。他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的海蜇在生產過程中,是必須添加明礬的。“剛從海里捕撈的海蜇如果直接食用,有可能中毒,就算沒中毒,吃上去的口感和涼粉兒相似。大家在市場上買到的海蜇皮,飯店里吃的海蜇宴,都是經過加工的,”林先釵說,“而且加了明礬,海蜇能夠加速脫水,因為明礬是堿性的,還能中和海蜇里面的毒素。”
林先釵告訴記者,現在公司加工海蜇的過程一共有三步,而在這三步當中,每一次都需要添加明礬。“海蜇出水之后,先入明礬池,泡制四五個小時之后,再入鹽池,鹽池中也需要添加明礬,泡兩天之后,海蜇還要在另外一個池子中腌制,只有這樣,海蜇才能脫水。”林先釵說。他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還沒有用來替代明礬作用的替代品,“現在都用明礬泡海蜇,這是行業內通用的一種材料。”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海蜇加工過程中明礬的使用量并沒有一個明確標準,很多時候還是靠漁民的經驗和手感來控制。比如在海蜇泡制過程中,食鹽和明礬的比例,一般100斤海蜇需要20斤鹽,再加入大約四兩的明礬。但是具體投入池子里分量的多少,全靠手感和經驗來決定。
談到明礬中含鋁元素攝入過多 ,會影響身體健康的問題,林先釵說,從市場上買來的海蜇不能直接使用,“因為用明礬泡過,上面肯定有殘留,所以買回家的海蜇需要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這樣明礬溶解于水,再吃海蜇就沒問題了。”
4 鋁攝入量過高,對人體危害大 針對含鋁添加劑的使用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日前聯合發文,對其使用范圍做出了重大調整。從今年7月1日起,國家禁止將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膨化食品生產中不得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小麥粉及其制品(除油炸
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產中不得使用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
鋁元素攝入量過多,對人體會產生哪些影響呢?7月1日,記者專門采訪了青島市首席食品衛生專家、主任醫師靳曉梅,她介紹說,之所以要對含鋁食品添加劑下達禁令,是因為中國人吃進去的鋁已經偏多了。“鋁攝入量過高,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它會影響腦細胞的產生 ,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對于老人來說可以加劇老年癡呆的發生 。”靳曉梅說,鋁元素還可以導致人體骨質疏松。
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6月發布的監測顯示,我國部分地區食品鋁含量令人擔憂:市售烘烤面食(面包)中鋁平均含量為126毫克每公斤,市售蒸制面食為149毫克每公斤,油條為495.6毫克每公斤。而頗受兒童及青少年喜愛的膨化食品,含鋁量可達300毫克每公斤,來自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測定發現,膨化食品中的
鋁超標達三分之一。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監測還顯示,人群中30%多的個體每周鋁的安全攝入量超過世衛組織制定的每周耐受量的參考值,其中4~6歲的兒童最高,為參考值的2.6倍,超出1.6倍。“鋁元素攝入量多,對于兒童、孕婦、老人等人群的危害尤為明顯,但現實情況兒童的攝入量超標最為嚴重。”靳曉梅說。
那市民平日應該如何注意呢?專家介紹說,除了盡可能從可靠的商家購買食品,不要購買過于蓬松的饅頭、包子等面制品,還應該注意面食、米飯、雜糧搭配吃,油炸面制品可以偶爾吃,但不要每天都吃或一次吃太多。選擇膨化食品時一定要注意后面添加劑的標注,如果含有含鋁的添加劑就別給孩子買。需要特別提醒一下的就是,海蜇,因為“三礬二水”的工藝就決定了它是鋁含量最高的加工食品。建議用清水清洗或醋泡泡再吃。
國家出臺了禁令,青島市是否已有落地政策,下一步又該如何做好監管呢?7月1日,記者分別采訪了市衛計委、市食藥監等部門,但并沒有得到明確答復。國家下發的禁令是好的,但因為面點店、早攤點等數量眾多而且分散,如何能有效監管是個很大的難題,需要有關部門積極做好監管,別讓禁令淪為一紙空文。
記者 張鵬 尚青龍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