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光社 報道
5月27日,鄒城"流動信訪大廳"走進黃莊社區,接訪干部聽取群眾反映問題。 □記者 呂光社 見習記者 王浩奇 通訊員 張長青 報道
本報鄒城訊 "俺患有股骨頭壞死,你看這兩腿一條長、一條短,家里還有83歲的老母親,俺能否吃低保?"5月27日,大束鎮黃莊社區52歲的胡現生見社區門口來了"流動信訪大廳",便湊上前咨詢他和母親能否吃低保。"按照政策你應先寫個申請報到村里、鎮里,經調查公示,如果夠條件的話,我們的政策是應保盡保。"當日在"流動信訪大廳"接訪的鄒城市副市長孔慶建,耐心地向他解釋。
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外加一輛中巴車,懸掛一條"流動信訪大廳"的條幅,5月27日上午,孔慶建和信訪局、民政、國土資源等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來到大束鎮黃莊社區服務中心門前,擺"攤"接待群眾來訪。當日,"流動信訪大廳"在黃莊社區接訪6起案子,"這是接待來訪群眾較少的一次,我們最多一次接訪過24起。"鄒城市信訪局副局長劉緒進在現場告訴記者。
在信訪中,一些群眾存在著信"上"不信"下"、信"大"不信"小"的認識偏差,為解決這一問題,2007年,鄒城開始派市級領導干部輪流到信訪局接訪;但仍有一些群眾反映訴求時認不對門、找不對人,為方便群眾反映問題,2011年鄒城建立信訪大廳,市級領導干部定期到信訪大廳接訪群眾。但有的離城里較為偏遠的村民到市里反映問題不方便,難以得到有效及時地解決,有的甚至錯過了解決的好時機成為了積案。
為解決這類問題,2013年7月,鄒城市開始探索實施集領導掛帥、聯合信訪、協調指導、政策咨詢、法制宣傳于一體的"流動信訪大廳"制度,每周根據信訪群眾反應的熱點、難點、關注焦點的不同,由市級領導干部帶領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走出信訪大廳,乘"大篷車"走進社區村頭或者工程指揮部、重點建設項目建設一線等開展巡回接訪活動,每周二、四各一次。鄒城市委書記張勝明說:"市級領導隨‘大篷車’到村頭接訪,可以讓干部離群眾近些、近些、再近些,增強主動聯系服務群眾意識;同時可以方便群眾在家門口反映遇到的問題,可以及時妥善地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鄒城自去年7月開展"流動信訪大廳"下基層活動以來,已累計下訪50余次,接待來訪群眾263批共659人次,辦結率達到100%,很好地促進了社會穩定。今年1—4月份,鄒城接訪案例較去年同期下降40%,重訪率下降2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