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地產項目多提供修身養性場所及培訓
發展成熟還要至少十年 據公開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芭東和園共計310套養生公寓中,去化達60%以上,客戶來自全國各地,年齡多為40歲以上人群。而長樂國際頤養中心自2012年3月開業來,130多套公寓,現已入住70%左右,客群多為退休人群,來自全國各地。但據一位業內人士稱,這些數據帶有一定的“水份”,其實,長樂國際頤養中心的入往率尚不到30%。
對此,
青島市工商聯房地產行業聯盟秘書長龍江認為,目前中國的養老地產項目主要是借鑒國外的一些做法,很少有獨立成功的案例。他表示,目前國內政策在養老地產這方面還是個空白,一些開發商在開發養老項目時會使用商業用地,加上配套設施高檔,造成收費高昂。“如果拿地的價格低一點,這部分費用便可以用來降低養老服務費用,提升利潤空間。”他認為,養老地產未來的前景十分廣闊,只是目前業內亟需開發及運作標準。
同時,克而瑞青島機構咨詢師楊志峰表示,雖然養老地產是一塊肥肉,但不少開發商仍不敢輕易觸碰。“土地審批難、投資回報周期長首先就會讓一些實力并不雄厚的開發商望而卻步。同時,目前人們的思想尚不足夠開放,一般老人最常選擇的,還是居家養老,所以,試水養老項目,仍有一定的風險。”楊志峰認為,青島的養老地產要達到較為成熟的程度,還需要十多年的時間。他同時透露,今后,鰲山衛地區將集中建設一片養老養生項目,魯信、海爾等大公司很有可能在此有所動作。
文/圖 江海峰
[編輯: 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