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鄰居們坐在一起吃散伙飯,舉杯企盼3年后再相聚。
“現在聚一聚,大家暫時就要各奔東西了,再聚的時候,可能就是3年以后的事兒了。”5月7日,劉大姐一想起要與老鄰居告別,笑著的臉上又浮現出了傷感。記者了解到,
順昌路片區去年年末啟動了危舊房改造項目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不少老人陸續搬遷,目前搬遷的最新簽約率達到96%以上,
補償款也陸續到賬。
老住戶相聚哭了又笑 7日,在海興社區的社區中心,兩排長長的桌子上擺滿了居民自帶的豐盛飯菜,順昌路片區原先的住戶們都緊緊相擁在一起,舉起手中的杯子,不停地喊著“干杯”。
今年50多歲的劉大姐舉著杯子,手有些微微顫抖,“我在這已經住了四十年了,和老鄰居們樓上樓下關系太好了,一想到要三年后才能再回來,這么長時間見不著面,心里就很難受。”說著話,劉大姐就抹起了眼淚,她告訴記者,她暫時要搬到李滄區住,感覺非常不舍,“想著以前八九戶共用一個廁所,雖然環境差,但是感情是真好!”
“三年后,我們再相聚!”在飯桌上,老住戶們時而相擁而泣,時而朗聲大笑,有時高興地舀起一勺勺小豆腐,夾起一塊塊炸肉,喂進彼此的嘴里,但是一旦提到這幾年可能很難見面,氣氛又有些悲傷。
害怕自己等不到那一天 “不知道再過三年,我還回不回得來……”79歲的曲同福摸著自己的心臟,難過地告訴記者,他的心臟已經動過大手術,現在也不敢太運動。去年11月3日,順昌路片區啟動危舊房改造項目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時,曲同福就搬出去了,“3年后建成,真希望自己還能等到那一天……”
曲同福告訴記者,他1969年從部隊轉業后進入第一紡織機械廠,當時分到了順昌路片區的一個房子,面積36平方米,“這個房子在這片里就算是大房子了,其他的都是20平方米左右的,幾口人住在家里挺擁擠的。”曲同福告訴記者,房子是里外兩間,一家6口人住在一起,他和妻子一間 ,把另一間隔成兩半,女兒單獨一小間 ,兩個兒子擠在一張床上,另外一個兒子則睡在吊床上,“屋里擠得要命,屋外又是9戶人家共用一個廁所,只有兩個蹲坑,一個水龍頭。當時住的時候說是單位的‘過渡房’,但是單位也一直沒錢蓋新房子,所以一住就住了45年。”
“我們原先的36平方米想換成71.5平方米,經過面積折算、各類補償,我們只需補齊大約5萬元。”曲同福認為,這個價格還是非常合算的,而且住了這些年,他再也不想居住在原來的環境里。
住老房子住“草雞”了 “說實話那個房子我真是住‘草雞’了,再也不想住了。”今年63歲的鄒連花激動地說著,緊緊握住當年為順昌路片區的拆遷事宜多番奔走調研的區人大代表侯晉的手,表示感謝 。
從2007年,侯晉了解到順昌路片區的居住情況后,便年年在會上提建議,經常做調研、了解情況,海興社區還在社區中心專門給他建了一個“人大代表聯絡室”,便于工作。“這里面的人,我幾乎都認識,他們也都認識我,看著大家今天聚在一起吃飯,說實話,我心里挺為大家高興的。”侯晉說。
記者了解到,侯晉不住在順昌路片區,但是因為公司的注冊地在這,所以對這里格外上心,幾乎把這里當成了第二個家。“如果順利的話,我真希望三年后還能看到這些老住戶們再次相聚。”侯晉說。
文/記者 朱薪雨 圖/本報記者 王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