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小菊 報道
本報濟南訊 “從去年以來打擊食品犯罪的情況看,70%的
問題食品加工作坊、窩點、市場在城鄉接合部及農村。”4月17日,省公安廳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總隊總隊長張月波說。
農村地區正成為問題食品的集散地和傾銷地。“每次老人把孩子領回農村老家,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管不住嘴,吃小賣部里那些來源不明的零食,有些乍看上去像是名牌食品,但仔細瞅瞅,‘山寨’貨很多。”在濟南一家醫院上班的謝云說。
“農村市場假冒偽劣食品屢禁不止,抓得緊時,銷聲匿跡,抓得松時,大行其道。為什么?歸根結底是沒有斬草除根,沒有端掉生產加工的‘黑窩點’。” 省食安辦副主任、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陳耕說。
為此,從即日起到11月底,我省將展開針對農村食品安全的專項整治,為讓農村食品安全面貌實現一個明顯變化,“不論是在生產加工環節,市場流通環節,還是餐飲服務環節,發現假冒偽劣食品,切不可一罰了之、一收了之,一定要追根溯源,弄清楚這些假劣食品到底從哪里來,直到挖出生產的源頭,挖不出源頭不能收兵。”陳耕說。
除假冒食品外,“三無”食品(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兩超一非”添加(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劣質原料加工和學生食品是本次專項整治的重點。
此次專項整治力爭將全部農村餐飲服務單位納入監管,重點整治規范學校周邊、城鄉結合部鄉鎮村小飯店、旅游景區、鄉村游集散地農家樂等餐飲單位和大型集體聚餐場所餐飲服務行為;對農村小飯店實施許可、登記、備案管理,使其實現合法、固定經營;建立并落實農村流動廚師持證上崗制度,建立紅白喜事等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申報備案制度。同時,加大對節日、廟會等時間段和易變質自制食品監督抽檢力度。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