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在青島留下的炮臺、兵營舊址眾多 ,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占領青島之初,德國人還在
太平山下修建了一座飛機場。位置就在匯泉廣場旁邊,如今武昌路的一部分正是當年的飛機跑道,現在這里已經基本被居民樓覆蓋。
還沒開戰,德國損失兩架飛機 德軍的飛機場具體是哪一年建成的,目前并沒有確切史料可查,專門研究一戰的文史學者衣琳在對一些德文史料進行研究后,得到了關于這個機場的部分信息:“這個機場并不大,跑道只有六七百米長 ,有可以容納兩架飛機的停機倉。”衣琳介紹,在機場建成之初是沒有飛機的,直到1914年六七月份、戰爭爆發前夕,德國才派了兩架偵察機來執行飛行任務,但可惜的是,有一架飛機在訓練過程中就不幸墜毀,
飛行員也受了重傷,飛機雖經修理但已不能再飛行了。
“這架飛機墜毀以后,德國人還想過別的辦法,因為德占青島后,很多德國商人也來到青島做生意,他們之中就有不少飛行愛好者,其中有一個叫德橋佛郎茨·奧斯泰爾的鐵藝商人就擁有一架自己的飛機,雖然比不上偵察機先進,但完成一些日常的飛行任務還是沒有問題的,于是德軍就把它臨時征用了。”
衣琳介紹,這位叫奧斯泰爾的商人是位機械專家,初來青島時開辦了一個船塢,是修船的。因為技術精湛,生意越做越大,引起了德國當局的注意,認為造船、修船應該是政府來做,于是就把他的船塢收購了,此后他只好和太太開了一家鐵藝工廠,做鐵藝柵欄為生。他會造船,但業余愛好卻是開飛機,他組織在青島的商人們成立了一個飛行俱樂部。據德方歷史資料記載:奧斯泰爾在飛機場駕駛飛機練習起降,不料在飛離跑道的瞬間,飛機突然墜地,所幸人無大傷,而飛機卻要送到大港的海軍造船廠修理。
還沒上戰場,德國就損失了兩架飛機,那名受重傷的飛行員也不得不回國治療。這樣在青島的偵察任務就落在了唯一一個飛行員布魯肖中尉的肩上。這位中尉的飛行技術在當時全世界的飛行員中都是數一數二的,他駕駛的飛機是德制陶伯式單翼無武裝偵察機,單翼雙座,丹雷式100匹馬力航空發動機,時速180公里,飛行高度可達3000米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交戰雙方的飛機都沒有普遍裝備固定武器,只有數架日軍飛機匆忙安裝上機關槍。”衣琳介紹,當時布魯肖中尉駕駛偵察機的主要任務是高空拍攝和偵察敵情,帶著攝影師飛向高空,在空中拍攝照片,然后將膠卷投放到指定地點,士兵把這些膠卷沖洗出來拿給高級將領們觀看。“必要時也可攜帶數枚小型炸彈 ,但要由飛行員用手擲向目標。德軍飛行員一般還會佩帶手槍或短管步槍,一旦被迫降落在敵區時可用于自衛。”衣琳說。
德日之間的空中較量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8月3日英國向德國宣戰。日本對青島垂涎已久,1914年8月15日在英國支持向德國下“最后通牒”,以將膠州灣租界地全部“交還給中國”為由,要求德國必須在8月23日正午前無條件地將青島交由日本“暫管”。至1914年8月23日德國未予答復,于是日本對德國、奧匈帝國正式宣戰。
“這是一場師徒的較量,雖然在飛機數量上占有優勢,但日本的飛機不如德國的先進,飛行員的駕駛技術跟布魯肖中尉也不在同一個級別。”衣琳介紹,日軍航空隊最早成立于1901年,當時只有高空氣球。“日本人制造飛機的工藝是從歐洲學來的,訓練飛行員的教練也是從歐洲請來的,從技術層面講德國是日本的老師,雖然德日青島戰爭德國最終失敗了,但在空中戰場上日軍卻沒有占到任何便宜。”
從參戰的飛機數量上來看,德日雙方的力量是懸殊的,因為歐洲戰事吃緊,德國無力再派飛機前往亞洲戰場支援,于是德軍上戰場的就只有布魯肖中尉和他的偵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