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韓金惠 一些“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隱形腐敗手段早已令群眾深惡痛絕。“五一”將至,“四風”問題或將有所反彈并以更隱蔽的形式出現,變相的公款送禮 、公款旅游、公款吃喝 、收受禮金等問題可能會再次抬頭。對此,中紀委官網“每月e題 ”欄目近日邀請網民曬一曬身邊那些披著“隱身衣”的“四風”問題,揭露曝光那些改頭換面的腐敗手段。 一年多來,從出臺“八項規定”,到堅決反“四風”,從“老虎”、“蒼蠅”一起打,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都讓國人切實感受到反腐倡廉在行動。但是,“不良風氣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改起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一方面一些腐敗分子可能在“風頭”過后卷土重來,另一方面改頭換面的貪腐手段也給反腐敗造成了困難。
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是奪取反腐敗斗爭勝利最根本的力量源泉。反腐倡廉,需要黨員干部時時刻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不斷“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嚴以律己,潔身自好。也需要中央合理完善制度建設,真正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 、不能腐的防范機制 、不易腐的保障機制。但是,更需要人民群眾廣泛參與,“上下聯動”“標本兼治”。
當前的反“四風”主要還是中央發力,盡管很多時候得益于群眾舉報線索,但并沒有形成上下聯動的完整模式。僅憑中紀委“單打獨斗”,能力范圍畢竟有限,再加上腐敗手段日益隱蔽,此前自上而下的反“四風”已很難進一步深入。而人民群眾這一龐大群體的監督相對更廣泛,況且,人民群眾作為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的直接受害者,對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有切身之痛,勢必會成為反“四風”的有力推動者,檢驗反“四風”成效的評判者和最可靠、最廣泛的社會力量。
事實上,如今人民群眾早已成為反腐敗的生力軍——“我國查處的腐敗案件,有80%的案源來自于群眾的信訪舉報”。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2013年9月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正式開通接受網絡信訪舉報的網站,僅僅20天就收到舉報郵件15253件,日均超過760件,這充分表明人民群眾有著強烈的監督意愿,而網絡已然成為人們樂于接受的新窗口。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可能成為腐敗問題的監督者、舉報者。中紀委官網邀請網民曝光改頭換面的腐敗手段,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思想的轉變。反腐不應僅是體制內的工作,唯有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讓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反腐,構建健全有效的上下聯動機制 ,才能適應嚴峻的反腐新形勢。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