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橋啥時候修好?來了好幾回了,每次都是用擋板遮著,只能從遠處觀望。”4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棧橋附近時,一些市民發出這樣的感嘆。自從去年5月份受風暴潮影響受損后 ,棧橋何時修好就成了市民和游客關注的問題。4日,記者在棧橋施工現場采訪時發現,225米的棧橋實體段已經完工,棧橋主體及回瀾閣建筑修繕已全部完工,現正在組織回瀾閣下部基礎和棧橋下部排架加固施工。據市南區城管局副局長佟峻介紹,五一之前棧橋將開門納客。
不看棧橋覺得很遺憾 備受關注的棧橋修復情況牽動著市民和游客的心。4日下午3時許,當記者來到棧橋西側的第六海水浴場時,不少游客正在沙灘上玩耍,有的游客拿著相機遠遠地給回瀾閣拍照 。記者從沙灘上望去,發現棧橋的主體橋面已經完工,僅在回瀾閣部分有工人正在施工。
“正好是清明節,我同學提前過來找我玩,結果來到棧橋發現還是上不去,本來還想去回瀾閣里面看看的。”20歲的張麗是青島大學的一名學生,她告訴記者,她的好朋友第一次來青島游玩,覺得上不了棧橋有點遺憾。“我們只能在沙灘上玩了,隔得這么遠留影,太不過癮了。”
記者注意到,不僅是外地游客,許多市民也盼著棧橋能夠早點開門納客。不過,記者在棧橋的北端看到,這里還是鐵皮圍擋把門,游客和市民只能從圍擋上方看一眼。
主體已經全部完工 “棧橋沙灘上的圍擋和回瀾閣的部分圍擋都已經拆除了,看工程進度應該差不多要完工了。”家住棧橋附近的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每天下午他都會溜達著來棧橋散步,棧橋每天的變化他都看在眼里。
記者跟隨市南區建管局的工作人員進入圍擋內探訪。走上主體已經完工的棧橋后發現,橋面整潔而平整,新砌起的蘑菇石外面已經附著了苔蘚。“不細看的話覺得和原來沒什么差別。”有人感嘆道。
記者了解到,棧橋的修復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包括橋面的面板石、帽石、欄桿、路燈等在處理的時候都編上了號,拆的時候都用人工,盡量保證不損壞,在后期的修復中能用的就用上。
記者看到,棧橋的主體部分都已經修繕完畢,當天并沒有工人在施工。在回瀾閣處,還有工人在對回瀾閣底座進行加固。
此前,市南區城管局就針對棧橋的修復進行了說明。據悉,棧橋橋體主要分兩部分,靠近回瀾閣的一段是通透段,長約148米,北面的一段是實體段,長約225米。據介紹,棧橋歷次加固維修都是往橋體填充沙土,經過海水不斷沖刷而流失,導致棧橋的穩固性變差,棧橋坍塌也是這一原因。因此,此次棧橋修復,要把沙土清理后換成石塊填料,經過前期的清理工作之后,把坍塌處橋體里的沙土清理干凈 ,再回填石塊。
外墻選用嶗山紅一紅 棧橋實體段,兩側使用漿砌蘑菇石,就像用蘑菇石砌起的兩堵墻一樣,再加上下面的底和上面的橋面,就組成了棧橋實體段的橋體。原先橋體里面填充的是沙土,本次大修,將先拆除原有漿砌蘑菇石及堤心內部砂石,再按照漿砌蘑菇石內襯混凝土的結構進行堤壩修復,增強實體段橋體穩定性。據悉,棧橋實體段的修復,從通透段與實體段的交界處開始,自南向北推進,每30米一推進,外墻石材則選用嶗山紅一紅。
據佟峻介紹,截至目前,棧橋主體及回瀾閣建筑修繕已全部完工,橋體附屬欄桿、路燈、亮化燈具等也已經完成安裝工作,現正在組織回瀾閣下部基礎和棧橋下部排架加固施工。其中,回瀾閣下部基礎已經完成主體加固施工,正在組織進行面層澆筑;棧橋下部排架加固施工也同步開始進行。他表示,他們將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壓縮工期,盡全力推動剩余工程施工進度,力爭五月一日前開放納客。
百年棧橋 棧橋是青島的象征,承載著青島百余年的港口歷史。棧橋初建于1892年,1893年竣工,全長200米;1901年5月擴建,北段為水泥鋪面,鐵護欄改為鐵索護欄,并將橋面向南延長至350米;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投資25.8萬元擴修,橋身延長至440米,同時將橋面高度提高了0.5米,堤內新筑八角亭閣,定名回瀾閣 ;1984年11月至1985年4月,橋南端通透部分拆除重建;1998年10月,棧橋改造重建,橋身按抗風浪50年一遇標準、回瀾閣基礎按百年一遇標準加固。經過數次重修和改建,現橋身長401.45米,其中引橋長236.1米。
棧橋穿上了一層“防腐衣” “3月21日,隨著回瀾閣底座最后一根旋噴樁施工完畢,棧橋施工正式進入到收尾階段。”據介紹,目前棧橋的收尾工作只剩11跨排架的套筒加固和回瀾閣底座表面的混凝土澆筑及面板鋪設,兩項工作將同期進行。目前,正在施工的內容還包括16跨排架的玻璃纖維套筒加固工程。這項工藝好比給支撐橋體的排架穿上一層“防腐衣”。通過玻璃纖維套筒技術,排架能夠更加防腐耐久。記者了解到,施工方已完成 5跨排架的加固,其余11跨也將在月底前完工。據介紹,此次棧橋修葺工程中,采用了國際先進的加固技術。據悉,未來幾天工作人員將對棧橋的回瀾閣臺階部分進行修整,并對其琉璃瓦進行沖刷清洗,以嶄新的面貌迎納八方賓客。
地質雷達探回瀾閣“底細” 記者了解到,對于棧橋主體的大修在年前就已經基本完成,年后一直做的工作就是對回瀾閣的加固。“回瀾閣的柱子出現斑駁,彩繪也出現了褪色的情況。”據了解,關于回瀾閣并沒有查閱到相關的圖紙和相關資料,一直也不是很明白下部的地質情況。
“接到工程之后,先要了解回瀾閣下部基礎,比如地質狀況,我們首先用地質雷達探明下部的基礎情況,根據探明的情況和發現的垂直斷面來設計。”佟峻說,前期是用雷達探的,人工探不能挖開,挖開底下就會形成沙漏。“所以為了驗證雷達探的結果和人工的是否相對應,我們就挖了東、南、西三個方位的探孔,通過對探孔的目視,確實存在垂直斷面以及沙層的掏空部分,但是掏空不是很嚴重,這個探孔也驗證了前期雷達探測的結果”。
記者了解到,用鋼針去探底下沙子的深度,有7米多,和前期雷達探測深度相符。“我們針對這個情況,封堵垂直斷裂口,用水泥注漿的辦法。先把外圍的垂直斷裂口封住,再在回瀾閣周圍做旋噴樁,起到止水固沙的作用,就相當于在回瀾閣外面做了一道水泥幕墻,減少海水對它的沖刷和掏空。”佟峻告訴記者,他們把外圍用注漿的形式將14個斷裂面封住,里面再用旋噴樁做一個水泥幕墻止住。
能不能干活潮水說了算 此前,棧橋加固維修工程項目副經理袁淑文就曾表示,棧橋修復必須根據潮水來施工,工作人員趁落潮忙活一陣,遇到漲潮的時候就只能干等著,施工時間非常不可控。
當天采訪時,佟峻也告訴記者,去年5月,棧橋出現坍塌后,相關部門根據預估,棧橋的修復需要3個月的時間,不過,后來因為修復方案的調整以及各種不可控的因素,修復速度并不如預想中快。
“以水泥澆筑的情況來看,水泥受到低溫的影響嚴重,施工條件達不到的話很難繼續修復。”他告訴記者,由于工程量增加及工程可能受極端天氣、潮汐等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影響,棧橋修復的工期一直都不能完全確定。文/記者 郝園園 圖/本報記者 何毅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