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韓金惠 近日,山西汾西縣的聽眾給央廣新聞熱線打來電話,反映汾西縣多個政府部門大量聘用臨時工,他們的工資最低的每月只有300元,大大低于山西省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汾西縣重啟事業單位招聘,也給這些臨時人員帶來希望。(3月31日中國廣播網) “臨時工”一詞似乎已經銷聲匿跡一段時間了,但“汾西縣政府大量聘用臨時工”又將這一群體推向風口浪尖。按照山西省政府下發的文件,汾西縣的最低工資標準應為945元,300元大大低于這一標準,再加上拖欠工資,沒有五險一金,這樣的用工制度可謂違規又嚴苛。
然而,更加讓人難以理解的是,300元的低薪連一個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都很難保證,竟然還有人一干就是16年,這其中的吸引力到底何在?或許,支撐著臨時工堅持下去的,無非是對編制的迷戀。汾西縣屬于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政府部門的財政狀況本來就捉襟見肘。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財政收入一年只有1.2億元的貧困縣,每年對工資的支出卻高達2億元。這種即便窮得叮當響也要入不敷出地供養公職人員的畸形現實,誘惑越來越多的人削尖腦袋、想盡辦法往體制內鉆。他們相信,低薪是暫時的,即使300元的工資領了16年,也終有一天會成為有編制的公職人員。說到底,臨時工“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現象也是其自身鐵飯碗觀念的惡果。正因如此,民眾似乎犯不著對“臨時工每月最低工資300元”抱有太多同情。
這些臨時工一面抱怨政府部門給的工資低,另一方面卻沉迷于“行政單位人員”的頭銜
賴著不走,這是一種矛盾、扭曲的價值觀,也是造成汾西縣政府部門臨時工扎堆的主要原因。對于這部分人來說,領著300元的工資可以工作16年,顯然金錢已不是最重要的,更為重要的是一份安逸的工作和由此帶來的高人一等的身份,其中有沒有仗著“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身份行貪腐之實,也相當令人懷疑。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