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辛華 手機上網流量沒用完,月底被“清零”究竟是否合理?國內三大運營商對手機上網流量實行月底清零的做法一直飽受詬病。一份由媒體與網站聯合開展的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85973人中,高達97.1%的受訪者認為運營商將用戶手機套餐流量月底清零的做法不合理。反對清零者態度鮮明:剩余的流量也是付費購買,為什么不能下月續用? “流量月清”之所以引發廣泛質疑,根源在于計費機制“話語權”不對等帶來的不公平感?,F行計費方式之下,費用如何收取完全由運營商“大權獨攬”,公眾絲毫沒有議價權。同時,流量套餐內外的計費標準存在巨大懸殊:上網流量超出部分需要加錢,且價格不菲;但如果用不完,卻要被無條件清零。如此的不對等,消費者“不公平”之感自會油然而生。
面對消費者的疑慮,各大運營商不應置若罔聞。作為占據定價絕對主導權的運營商們,更多地聆聽消費者的呼聲,是一種應有的姿態,更是一種責任。
國外部分運營商已開放對流量轉移及續用的限制,國內部分城市也曾嘗試流量按季度結算,或允許將流量與朋友分享,這些又何嘗不可以學習借鑒。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