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1月23日消息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運,回家,是這段時間里許多人的共同主題。在父輩的眼里,家鄉有說不盡的好處,“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是他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過,對于那些常年漂泊在外的80后、90后來說,
故鄉好像已經成為了異鄉。無論在北上廣,還是青島,都有太多的人選擇不回故鄉,即使故鄉有不用還貸的房子,有一雙愛我們的父母,有穩定安逸的生活。那么,是什么讓他們寧愿漂泊異鄉卻不回故鄉?記者采訪了三位“
青漂”,在他們心里,故鄉雖好,但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每年春運,都會有大批的外來人口從青島返鄉,與遠方的家人團聚
普通青年:家鄉變化快已經不認路 “我在故鄉人眼中已經成了異鄉人,故鄉對我來說,好像也成了異鄉。”今年26歲的小媛,是黑龍江大慶人。算起來,她離開大慶已經快8年了。從青島農業大學畢業后,小媛就留在青島工作,目前在黃島一家國企公關部擔任策劃。
8年遠離家鄉的生活,讓她對如今的家鄉感到陌生。新修的寬敞道路,新建的高樓大廈,新開的百貨商場……每當在老家迷路時,小媛都感覺到,自己已經變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異鄉人,無所適從是她在家鄉時的狀態?!昂孟翊髴c不再是我的家鄉了,因為每年回家,我總是找不著路,只認得家周圍的地方。有時候朋友約好去一個地方見面,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走?!毙℃抡f。
“久未歸家,剛回到家時,和親戚朋友能很熱乎得聊上幾句。但過不了多久,就感覺沒什么說的了。我和他們的生活節奏、方式已經完全不一樣了,聊天的時候,除了想念,好像再也找不出別的話了?!毙℃掠X得,似乎在家鄉再也找不回小時候的那種自在和歸屬感了。
青島已經成為了小媛的“第二故鄉”,比起大慶,她更熟悉青島,更能在青島找到歸屬感。每當回到大慶,她都覺得自己像一名游客,對大慶感到陌生并且無法融入。
富二代:異鄉打拼只為不受父母安排 不少父母都希望兒女能留在自己身邊,在一個城市共同生活,在他們的庇護下過安穩的日子。在父輩眼里,在老家無論是找人辦事還是生活,都要比只身在外鄉打拼輕松得多。更關鍵的是,兒女的未來可以更輕松的被他們預見,并在必要的時候及時出手相助。
不過,80后淄博姑娘小文卻放著老家安逸生活不要,而選擇在青島做廣告策劃。小文的家庭條件很好,父母都經營著自己的企業。在小文父母眼中,回到淄博,替他們打理產業是小文理所應當的選擇,然后在老家相親、結婚、生子,走一條他們能看到的路,這樣他們才覺得放心,并且能夠掌握小文的人生。
但從青島大學畢業后,小文拒絕了父母的安排,她選擇了留在青島。
到今天,小文已經在青島待了快10年了。在她眼里,遠離家鄉有說不盡的好處?!拔也挥门赂改副苹榱?,在老家,25歲的姑娘如果還沒結婚就是件天大的事了,一定會每天被父母催、被親戚催、被同事催,我肯定會瘋的。但現在就好多了,我都28了,沒找著對象,但父母親戚不在跟前,誰會來催我呢,我覺得很輕松,頂多過年回家時忍受一下家人的盤問,其他時候我還是過得很自在的。”小文說。
“在家鄉,除了被逼婚,還得忍受小城市的那套生存法則,辦事全都托關系求人。雖說到處都是熟人,辦起事來也方便,有困難時親朋好友能出手相助,但我更喜歡大城市的生存法則。我走在青島的路上,與大家素不相識,沒有人會來插手我的生活,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規劃生活。”小文覺得,離開家鄉賦予的自己的很多既定角色,能更好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勵志青年:離開家鄉才算有出息 黑西裝、白襯衣、黑色平底鞋,這一身職業裝束穿在91年出生的小穎身上卻并不顯老成,在青島從事房產中介一年的她,已經能輕松駕馭這身正式的裝扮,舉手投足間也沒有了初入社會的稚氣。
小穎是淄博沂源人,大專畢業后,她選擇來到青島打工,離老家近、發達、工作機會多、能見世面,是青島吸引她的主要因素。小穎告訴記者,她從小就夢想著能離開家鄉,到外面闖一闖,去更遠的地方尋找更大的舞臺。多年在外上學的經歷讓小穎覺得自己已經習慣了大都市,無法回到家鄉的一方小天地,“從小我都認為,要離開家鄉,去大城市,這樣才算有出息。”小穎說。
“況且,在家也沒有好工作,所以在哪兒都一樣。在老家,工作機會少,如果進入不了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企這樣的地方工作,似乎就沒有更多發展了,我學歷有限,也進不去。如果是在青島這樣的大城市就不同了,這里的機會更多?!毙》f說。
現在,小穎在青島從事房產中介的工作,她說不出來這算不算有出息,但她覺得離開家鄉就是有出息的。早出晚歸、帶客戶看房、接受考核、為業績發愁、極少的休息時間、上下班忍受嘈雜的公交,這些已經成為小穎生活的全部,但她覺得生活就應該如此,經過打拼才能贏得成功。
文/
游瀟 [編輯: 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