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青島居民醫保已實現全省就醫即時結算

2014-01-01 18:05   來源: 青島早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從今天起,山東省將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行整合,建立全省統一、城鄉一體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待遇,500余萬參保居民、參合農民將受益。

    近日,我省發布 《關于建立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覆蓋所有不屬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范圍的城鄉居民。保險整合后,將逐步統一繳費標準、補貼標準和報銷情況,最高支付限額將達到人均可支配收入8倍以上,同時還將把大病保險、大病醫療救助等政策擴大覆蓋范圍和受益水平,進一步減輕參保城鄉居民的醫療負擔。記者昨日采訪了解到,目前青島的有關部門也已經開始調研,積極籌備兩項保險整合的相關工作。

    并軌有了時間表

    整合后的參保范圍為在省行政區域內不屬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范圍的城鄉居民,包括農村居民、城鎮非從業居民、國家和我省規定的其他人員,可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根據規劃,醫保基金實行市級統籌,由各市統收統支、統一管理。

    政府補助不低于320元

    整合后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年繳費制度,各市統一確定個人繳費檔次,具備條件的可采取一檔繳費方式;暫不具備條件的可采取多檔繳費方式,繳費檔次原則上不超過3檔,并逐步向1檔過渡。2014年,各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最低籌資標準不低于400元,其中政府補助不低于320元;2015年,最低籌資標準不低于450元,其中政府補助不低于360元。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收入狀況、醫療消費需求等情況,適時調整政府補助和繳費標準。

    記者昨日從市人社局和市衛生局了解到,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在政府補貼方面存在一些共同點,平均繳費數額、政府補貼相差不大。居民醫保中個人繳費差別根據人群不同而不一樣,少年兒童和大學生每人每年50元;老年居民每人每年310元;重度殘疾人每人每年160元;城鎮非從業人員每人每年730元。但在政府補貼方面,居民醫保2013年度為每人240元,2014年度將漲到300元。相比之下,新農合制度的政府補貼,四市政府補助為300元,個人繳費為75元,今年初步定為340元,個人85元。嶗山區的個人繳費100元,政府補貼435元,開發區的個人繳費和補貼分別是75元、460元,城陽個人繳費95元,政府補貼385元,黃島區個人繳費75元,政府補貼390元。綜合來說,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是否可以在制度整合后將報銷情況統一呢!

    最高支付限額再漲

    根據省里的規定,各市要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醫療資源分布狀況、醫療消費水平、籌資標準、物價指數等因素,合理確定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同繳費檔次的門診和住院起付標準、最高支付限額和支付比例。

    各市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最高支付限額要達到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倍以上。適當拉開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基金支付比例差距,差額不低于10%。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基金平均支付比例不低于70%,門診費用基金支付比例不低于50%。此外還鼓勵居民連續參保,對連續參保的,在醫療保險待遇上給予照顧。記者昨日采訪了解到,目前我市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均為17.2萬元,該標準是從2012年10月起實施,當年度使用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567元,也就是說,醫保最高支付限額達到了可支配收入的6倍,這也是新醫改施行以來的要求標準,新政實施該標準將達到8倍。

    城鎮大病救助將擴大范圍 年度籌資控制在10%左右

    新規要求要探索建立多層次的大病補充保險,并做好居民醫保與醫療救助制度的銜接,建立健全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和定點醫療機構的信息共享機制。具體來說,大病保險資金從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按一定比例或額度列支,年度籌資標準原則上控制在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的10%左右,并隨基金籌集標準和醫療費用變化情況適時調整。

    記者昨日從市衛生局了解到,新農合已經實行大病保險制度近一年,20類病種范圍內的400多個小病種納入大病保險,通過政府購買商業保險的形式運作,符合條件的患者經過治療后按常規報銷,剩余的費用可在大病保險政策下進行二次報銷,也就是獲得商業保險的賠付。此外,新農合大病救助也從2012年10月起實施,新農合參合農民診斷為22類重大疾病的,其住院和大病門診醫療費用,經新農合報銷后,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內個人自負費用年度累計3000元以上 (含3000元)部分和政策范圍外個人自負費用年度累計3000元以上(含3000元)部分,將列入農村大病醫療救助范圍。這22類患者以外的農村居民,住院和大病門診納入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內的個人自負費用年度累計超過2萬元以上部分,按60%比例給予救助;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外費用年度累計超過4萬元以上部分,按20%比例給予救助。

    430余萬名參合農民受益

    由于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歸屬于不同部門管理,城鎮醫保的大病醫療救助無法覆蓋農村居民,保險整合后,不僅70余萬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可繼續享受政策,430余萬名參合農民也將成為受益者。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基本醫療保險統籌范圍外個人自費費用,在醫保中完全不報銷,救助時對所有患重大疾病的參保患者不分病種,醫療保險統籌范圍外治療必需的自費費用超過5萬元的,超過部分按60%給予救助,救助額不超過10萬元。城鎮醫保大病醫療救助政策中,基本醫療保險統籌范圍內個人自負費用,是指報銷一部分費用后需個人承擔的,救助時對所有患重大疾病的參保患者不分病種,醫療保險統籌范圍內自負費用超過2萬元的,超過部分按70%給予救助。對一個醫療年度內已超過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及大額醫療補助金最高支付限額的參保患者,如果還有花費,超限部分按90%給予救助,年度救助額不超過20萬元。

    居民醫保將可轉移接續

    根據新規,省人社廳要制定全省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建立異地協管機制,參保居民在各市參保年限累計計算,實現保障權益隨參保居民流動轉移。推動省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建立跨省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合作機制。探索建立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轉換機制,實現不同保險制度之間在繳費年限、待遇享受等方面相互銜接。此外,普通門診按規定就醫,住院逐步實行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對未執行首診就醫管理規定的參保居民,各市可適當提高個人支付比例。引導參保居民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醫,基本實現小病就醫在基層、大病就醫不出縣。

    記者昨日采訪了解到,我市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醫保已經實現全省就醫即時結算,覆蓋了各市的90家醫院。所需醫療費用由定點醫院進行即時結算報銷,即參保人出院時只需繳納按規定由個人自付的費用部分,其余費用由醫院墊付,我市社保部門定期向接診的定點醫院進行統籌醫療費的撥付結算。

    醫保基金結余須在15%以內

    據了解,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合并為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基金實現統收統支后,各縣(市、區)滾存結余基金實行全市統一核算、統籌使用。統籌基金當年結余率控制在15%以內,累計結余一般不超過當年統籌基金的25%。

    增強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醫療費用增長的約束作用,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推行按病種(病組)付費、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總額預付等支付方式,完善醫療機構補償機制,引導醫療機構主動控制成本,規范診療行為。(記者 陳珂)

相關閱讀

醫保 新農合/>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