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口,從地圖上來看,是自重慶路沿線向西至后海、在城陽區和老四方之間的區域,這曾經是一個被島城購房者忽視的板塊。如今,
青島北客站將在春運之前正式投入運營,這使得滄口板塊備受關注。有人說,火車可以拉來一座城市,但是對滄口板塊來說,青島北客站的運營無疑會加速滄口板塊的“蛻變”。在未來,青島北客站將成為滄口板塊崛起的強勁動力。
板塊價值提升快 滄口,曾經聚集了大批的工廠,是青島的繁華區域之一,也帶動了整個青島的發展。不過慢慢的,一度提起滄口,老青島往往會脫口而出幾個關鍵詞:工廠多,污染重,距離遠。同在李滄區,對比東部的李村發展迅速,西部的滄口則是顯得緩慢許多。在島城樓市萬元線不斷外擴的過程中,這里也往往成為“洼地”。即使價格便宜,滄口也是很多置業者容易忽視的地方。“以前很多老青島不愿住過來,都是外地人在這買房。”在滄口公園附近居住的劉先生無奈地說。
不過近幾年,滄口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居住方面。“我們以前就是住在國棉六廠和九廠的筒子樓,多少年都是小屋子,還得掛吊鋪、生爐子。”老滄口的居民鄭先生介紹說,他們家還是住在七樓樓頂,父母七十多歲了上下樓很是不方便。“不過隨著老滄口拆遷改造,我們家分了一個大套三,以前僅有1平方米的衛生間也變成5平方米左右。樓房帶電梯,父母生活方便多了。”其實這只是滄口變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國棉六廠等老工業廠區的搬遷,大量地塊騰出,鐵路青島北客站、地鐵M3號線、重慶路改造相繼投入建設,滄口的居住價值不斷獲得提升。在不少購房者眼中,滄口的生活氛圍、交通配套已經不比李村板塊差,一個主打交通的居住新區呼之欲出。并且滄口板塊的樓盤價格優勢也是比較明顯。
“這幾年滄口板塊越來越適合居住,房價也是不斷上漲。”中興家園負責人劉女士告訴記者,她一直關注滄口附近的二手房,在9月份永平家園曾成交了一套房屋,2007年的房子,101平方米賣了100萬元。“這個價格是以前不敢想的。”她告訴記者:“我一個朋友在太原路也有兩套房子,以前總想甩賣,現在也是捂著不賣了。”
地鐵增強交通樞紐優勢 隨著青島城市經濟的發展及人口的不斷增長,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已經成為市民最突出的需求。針對于此,2010年貫穿青島各個區域的地鐵線相繼動工開建,其中,地鐵M1、M3、M8號線都將匯聚滄口板塊的青島北客站地鐵站,這里規劃有總建筑面積約10萬㎡的地鐵樞紐站,未來將能夠實現地鐵M1、M3、M8號線的 “無縫換乘”,這將是青島地鐵工程規模最大、換乘地鐵線路最多的樞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