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古縣衙大門
縣衙大堂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探索實行官邸制。短短幾個字,瞬間成為社會討論的熱點。作為一種公務人員住房的制度,官邸制實際上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實行了。坐落于即墨市立法街上的即墨縣衙就是一座典型的官邸,它是山東省僅有的三堂并存的最完整的老縣衙之一。即墨縣衙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三堂(縣令與眷屬的內宅寢室)建筑面積149.41平方米;曾經即墨縣有18萬民眾,可縣衙只有30多位工作人員(指有編制的)。眾多即墨縣衙和縣令的故事,讓我們從1400年前慢慢說起。
即墨縣曾包括青島市區和城陽嶗山 先理清一個概念,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了縣這個行政區劃?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戎,初縣之”。就是說在春秋初,秦武公在新開拓的疆域首先設立邽縣(今甘肅天水市)、冀縣(今甘肅甘谷縣),這是史書中關于“縣”的最早記載。那時就有了縣衙,只是帶有濃重的時代特色,比如秦國滅了一國后會將其設為縣,縣的規模相差懸殊,君主可以把縣賜給臣子,縣尹還可以世襲等。到了明代縣衙被稱為“公署”,清代又改稱“衙署”。
即墨,因墨水穿城而過才有了這個名字。但歷史上的即墨城有兩座,一座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即墨邑,是齊國的陪都之一,城址在今平度市的古峴鎮大朱毛村一帶,現在考古專家習慣稱這里為即墨故城。到了漢代,即墨邑沒有了,而是設立了不其縣(縣城在今城陽區北部)、皋虞縣(縣城在今溫泉鎮東皋虞村)、壯武縣(縣城在今藍村鎮古城村)等。到了隋代,又撤消了這幾個縣城,在此基礎上重新設立了即墨縣,也就是今天的即墨市址。現在位于即墨市立法街上的即墨縣衙就是隋代的縣衙,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
這樣看起來,隋代的即墨縣管轄范圍應該很廣的。這個猜測得到了即墨市博物館副館長陳海波的肯定,他說:“即墨縣最大時包括現在的即墨市、青島市區、城陽區、嶗山區、萊西市的李權莊還有平度的南村鎮。”
既然即墨縣這么大,那縣衙是不是豪華無比呢?當然不是。封建社會階級等級森嚴,官邸自然也有限制。即墨縣衙的建筑面積有2500平方米,其中包括大堂、二堂、三堂、監獄、學塾、儲糧的地方等。據陳海波介紹:“即墨縣衙建筑群的配套建筑已蕩然無存,只有一堂、二堂、三堂的建筑有幸被保存下來。這里的房間布局,都是有講究的。”
縣衙超一厘米就是大罪 即墨市立法街,這里曾經是熱鬧的老城區,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舊城改造。即墨縣衙門前是一塊平整的石條做成的通道,幾步就可以走到縣衙大門口,它的構造呈“八”字形,讓人想起了那句民謠:“衙門口八字開”。即墨有不少地方的名字都帶著“八”字,比如八里莊、八里岔、百里等,就是從縣衙門口到那里的距離。
進入縣衙內看到的第一棟建筑便是大堂,即正堂,或稱“一堂”和“公堂”,是訴訟、審訊的場所。遠遠地便看到大堂上懸“即墨縣正堂”匾,門口立柱上鐫刻著楹聯:“堂外四時春和風甘雨,案頭三尺法烈日嚴霜”。陳海波說,這是1999年進行大修時鐫刻的,當時堂內還恢復了其他裝配。
大堂的構造很簡單,一間東西寬11.2米、南北長13.75米的大殿,左邊和右邊各有一間延伸出來的房子,它東西寬5.1米、南北長11.75米,名字叫“左右耳房”(耳房是與正房相連的左右兩旁的小房子,因如同掛在正房兩側的兩只耳朵,故稱耳房),大堂總建筑面積是273.85平方米。
城市信報記者問:“大堂就是由這三間房組成嗎?”陳海波搖頭笑著說:“是五間房,這是縣衙的規定,除了左右耳房外,正殿內部以兩根立柱為標準線又被平均分成了三間,稱為‘五間房’。這樣的格局,在二堂還有配房都是一樣的。除非這個地方出過皇后、太后等重要人物,才會享受特別待遇‘七間房’。”那時建縣衙非常謹慎,讓人仔細看著,就算超出一厘米也得馬上改回去,否則就是越級的大罪了。
進入大殿內,眼前是一副畫著太陽的屏風,抬頭往上看,掛著三個匾,中間寫著“忠愛”,右邊寫著“清正廉潔”,左邊的匾已經被拆下來了(應該是“執法如山”)。一頂落滿塵土的轎子放在大殿旁邊,是曾經舉辦活動使用的道具。而在正堂兩邊的墻壁上,懸掛著即墨縣衙的簡介及歷代即墨知縣更迭表和著名知縣的介紹。已經進入大修階段的大堂無法看到它本來的樣子,我們只能跟隨陳海波的精彩描述想象這個場景。
“大堂的中間是暖閣,上懸一匾,書有‘明鏡高懸’字樣。暖閣是知縣發號施令、審理案件的法堂,也是迎送圣旨、接待上憲(指上司)和舉行慶典活動的法定場所。暖閣前方有兩塊石板鑲嵌于地下,名曰跪石。知縣升堂時由屏風東邊進入暖閣,入座后開始堂訓。用朱筆點名,刑書唱名,皂役傳呼。原告跪東邊跪石,被告跪西邊跪石。有功名的舉人、秀才、宦官之類,則面向外跪于大堂前的滴檐上,或者站著不跪,這就是所謂的‘禮服君子,法治小人’。只有等到確實證明他有罪時,才可以命禮房師爺摘去他的頂戴花翎,革去他的功名,然后才能命令他面向知縣跪石。”等著縣衙整修完畢,這些細節大家都會看到。
三堂建筑面積149.41平方米 大堂后面便是二堂,曾名“印堂”、“鳴琴”和“致遠”,是議事辦公和會客的地方。相比大堂的嚴肅氣氛,二堂有了些親和力,比如院內種植了樹木,已經有幾百年歷史的古樹木陪伴了數百位
即墨縣令,如今它們仍然在縣衙內堅韌不拔地生長著,它們是縣衙的見證者,也是經歷者。
在二堂前左右兩側各有一棟配房,當然也是五間房,東側的叫會文館,也叫東華廳,西側的叫會武館。顧名思義,東側的是接待外來文職官員的地方,西側的則是接待外來武職人員的地方。
二堂的結構和大堂一樣,一個大殿和左右耳房。東廂房(左耳房)為茶室,是知縣辦公中間臨時在內飲茶小憩或與師爺、幕賓、僚屬商議處理辦法和對策的地方;西廂房(右耳房)為招房,是招書辦公的地方。陳海波介紹:“在明代,二堂一般被稱為‘退思堂‘或‘思補堂’,是處理一般民事的地方。清代很重視“省刑愛民”的統治方法,主張恩威并濟,實行刑罰與調處相結合的原則,凡因戶婚、田土、債務等引起的民事糾紛,知縣常常在此喻以倫理、道德、三綱五常之類內容,對當事人施以規勸、化解。”整個二堂的總建筑面積為238.98平方米。
二堂大殿有個后門,此門只有縣令才能通過,因為從這里進去的地方便是縣令與家眷的內宅寢室(三堂),屬于私密場所了。相比較大堂和二堂,三堂倒是簡單得多,就是一排沒有什么特色的房間。其中東側的臥室是縣令住的,西側是家人住的,中間的便是客廳或是喝茶休息的場所。不過陳海波還補充了一點:“有些涉密案件和不宜公開的案件也會在這里審理。”三堂的建筑面積為149.41平方米。
這便是目前即墨縣衙保留下來的整個三堂的格局。至于大家所關心的縣衙東側和西側都是什么地方?陳海波解釋:“目前因為改造,很多墻面都拆了。其實縣衙就如故宮一般,都是布局森嚴的地方,很高的院墻將每個區域隔離開來。整個縣衙的西側曾經是監獄,還有鋪頭們住的地方,東側是收集賦稅和存儲的區域。”加上這些附屬建筑,整個即墨縣衙占地17畝,建筑面積達到2500平方米。
即墨縣衙管著18萬居民 即墨縣當時有民眾18萬人,即墨縣衙的管理人員有多少人呢?陳海波說:“30多人。”可想而知,每個人的工作量有多大。每個朝代縣衙的編制也不一樣,《即墨縣志》副主編孫鵬曾對清代即墨縣衙的人員編制進行了統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縣衙中四位“朝廷命官”,必須得由吏部銓選,皇帝任命才可以,他們分別是知縣、縣丞、主簿和典史。知縣的職責大家都知道,是縣衙的最高行政長官、百姓的父母官,剩下的三個都是做什么的呢?據孫鵬介紹,縣丞是知縣的輔佐官(相當于副縣長),主管全縣的文書檔案、倉庫、糧馬、征稅等。主簿是知縣的佐貳官,別稱“書記“,主管全縣戶籍、文書辦理等事務。典史是知縣的佐雜官,掌管緝捕、稽查獄囚、治安等事宜。當然并不是每個縣衙都有這四個官職,規模較小的縣就沒有縣丞。有人會問,那每天跟在知縣旁邊的師爺不算‘朝廷命官‘嗎?陳海波說:“師爺都是知縣自己任命的,一般是自己的親信,負責起草文件、出謀劃策等。不過,這樣一個重要角色并不是朝廷選拔,也不屬于吃皇糧的公務員范疇。他的工資是由縣令支付的。”
接下來是吏、戶、禮、兵、刑、工六房,縣衙的日常辦公就靠他們了,他們都是讀過書卻科舉無望之人。只是,六房的辦事人員均沒有俸祿和工食銀,只能靠微薄的紙筆費、抄寫費、飯食費等維生,因而他們只能靠謀取各種私利,以補其收入之低微。
六房中各設典吏1名,攢典1名,因他們掌握著衙門的全部事務,看似級別不高,實則權力很大。比如吏房管理本縣所屬吏員的升遷調補,下委任狀,以及登記本縣進士、舉人等在外地做官的情況;戶房主管全縣稅務情況;兵房則主管全縣征集兵丁、馬匹、訓練丁壯。
那么,衙役屬于哪個部門?孫鵬介紹:“這就是三班。清代即墨縣衙設三班,即皂班、壯班和快班,他們和禁卒、門子、仵作、穩婆等統稱為衙役。雖享有國家規定的低微工食銀,但常憑借手中的實權,魚肉百姓。因而《大清律例》將他們貶為賤籍,其子孫三代不得入仕為官。”他們的分工很明確,皂班就是負責知縣升堂問案時站班、行刑的(即墨縣衙設皂隸20名),壯班承擔催科、征比等(即墨縣衙設壯班40名),而快班就是捕快,負責緝奸捕盜、破案、解囚等事。
除了這些主要機構人員,還有縣屬各官,比如教諭、訓導、醫官(主管全縣人醫和獸醫)和僧會司僧會(掌管全縣僧人)、道會司道會(掌管全縣道人)等,他們都屬于“雜職官”。這就是整個縣衙的機構情況,真正在編的人很少,即便在編工資待遇也不理想,所以他們才會通過其他方式為自己爭取利益。文/圖 城市信報記者 宮巖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