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文化元素融入招商引資、旅游養生等產業,重點圍繞母愛文化、養生文化、休閑文化、
海洋文化、紅色文化、創意文化、非遺文化、娛體演藝文化、影視網絡文化、節慶會展文化等十大領域,打造文化產業“升級版”。
文化產業單打獨斗難成氣候,只有與關聯產業配套聯動才能實現共同發展。
在首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評選活動中,
乳山的《文化產業“十大領域”創新工程》項目從200多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成功獲評“首屆文化創新獎”。
乳山將“文化活市”作為全市發展戰略,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文化產業“十大領域”繁榮發展的意見》,將文化元素融入招商引資、旅游養生等產業,重點圍繞母愛文化、養生文化、休閑文化、海洋文化、紅色文化、創意文化、非遺文化、娛體演藝文化、影視網絡文化、節慶會展文化等十大領域,打造文化產業“升級版”。
“文化產業單打獨斗難成氣候,只有與關聯產業配套聯動才能實現共同發展。”乳山市委書記高書良一語中的。
文化資源從“無形資產”
變身“有形效益”
總投資2.5億元的威海海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2013年母愛文化節期間乳山簽約引進的一家生產無鹵阻燃劑的企業。
“去年母愛文化節我來乳山考察,今年母愛文化節我來乳山簽約,母愛文化節成了我們公司與乳山的‘媒人’。”公司總經理許紅衛說。
已連續舉辦6屆的母愛文化節,在成為“首批中國最具影響力品牌節慶”的同時,已成為乳山推動經濟合作交流的平臺。借助母愛文化節,乳山都會舉行經濟合作交流會、經貿洽談會等招商活動,邀請國內外客商圍繞新材料、新能源、健康養生等產業到進行實地考察。今年母愛文化節經濟合作交流會當天,簽約項目投資總值就高達數十億元。
乳山還依托寶貴的文化“富礦”進行文化產業招商,通過引進一批文化產業項目,將文化資源從“無形資產”變身“有形效益”。總投資5000萬元的“創業乳山產業園”項目,將原先只經營古玩、字畫、奇石的老膠東古玩字畫城打造成融合禮品設計、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等高端文化創意企業和創意機構的產業園區,推動創意產業規模化、鏈條化發展。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影視文化產業,乳山籍當代著名作家馮德英的文學劇本《霧鎖寒冬》將被拍成電視劇,反映膠東育兒所真實歷史故事的《乳娘》將被拍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