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1月3日采訪獲悉,市北區危舊房改造
櫸林山片區改造項目即將啟動,目前已經進行了摸底調查。預計本月底以前,該危舊房片區的房屋征收
補償方案也將向居民公示。據介紹,櫸林山片區改造項目其中多數為建于上世紀50年代初的筒子樓,總占地面積超過17萬平方米,共涉及5000多戶居民,是本市今年最大的危舊房改造項目。
前期摸底調查已經公示 11月3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聚仙路24號老居民院,櫸林山片區危舊房改造辦公室門外正在公示調查摸底情況。“我們可是盼了很久了,這下總算是要改造了。”正在公示牌前查看內容的居民徐桂長告訴記者,之前已經有工作人員入戶進行了摸底調查,將每一戶的面積等信息都予以公示。“10月30日就開始公示了,公示期間大概有一周。”徐桂長告訴記者,他在上清路已經住44年了。
“1969年結婚時,我們單位分給我這間不到17平方米的小房,我倆兒子都是在這間老房結的婚。”徐桂長告訴記者,由于房子小,很多家里都給孩子弄個吊鋪睡覺。徐桂長說,他所住的這棟樓1953年建成時不是職工宿舍,而是作為技校的教室。1969年時職工宿舍緊缺,廠里就把教室用磚墻分割開來,一個教室改造成兩戶的團結戶,供新結婚的年輕職工作為宿舍。“面積就這么點,我們就自己想點辦法改造一下。”徐桂長說,他在小屋門口間隔出兩平方米的空間,用來做廚房。“做飯肯定也不是想做啥就做啥,不敢炒爆鍋的菜,不然油煙太嗆。”
“我們這片房子,從35年前就開始有要搬的消息,看來這次是真要拆遷了。”看到本市很多筒子樓都在拆遷改造,徐桂長也盼著自己早點搬進新家,他激動地對記者說:“趕緊拆遷、趕緊蓋樓,我們也好趕緊住新房。”
住不下去跑到女兒家住 今年74歲的矯國梁早已經不在筒子樓里居住了,當天記者探訪時正巧碰到他和老伴兒回來拾掇東西。“我們現在都在女兒家里住,這里早就不住了,住不下去了。”矯國梁告訴記者,他們這是專門回來把塑料水管給包起來,怕冬天的時候凍裂了。
記者了解到,他們所居住的是印染廠的宿舍,面積只有14個平方,一家四口曾擠在這個小房子里。“住了能有40多年,當時我倆閨女也是住著吊鋪長大的。”矯國梁說,住在筒子樓里冬天夏天的時候最難過了。“尤其是冬天沒有暖氣,手都凍傷了。”想起以往的事情,矯國梁印象很是深刻。
“等到閨女們都大了結婚了,我們就搬出去在外面租房子住,后來閨女家條件好了就去閨女家住了。”矯國梁告訴記者,以前沒有上下水,十來戶用一個公廁,日子很難過。記者了解到,在市區內很多筒子樓條件尚可的房主還可以出租,但是在這里每月兩三百元都難以招來長期租客。
月底前公布征收補償方案 記者了解到,該區域房子面積大都為三四十個平方,小的甚至十幾個平方。
“該區域社區配套設施缺乏,居民改造意愿迫切,已經達到了調查摸底要求的比例,預計月底前將按照法定程序公示房屋征收補償方案。”負責房屋征收工作的市北區延安路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櫸林山舊城改造項目范圍位于高架路以南、明霞路以東、太清路以西、標山路兩側部分區域,占地面積17.28萬平方米,涉及住宅5000余戶,非住宅67戶,拆除舊房面積26.6萬平方米,“因為涉及拆遷的戶數較多,動遷面積較大,動遷區域內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2000年的房子都有,其中成套 、較新的房子都是插花分布的,還有部分房子動遷是為快速路輔道拓寬騰地。”
“從聚仙路到上清路路段上橋只有一個單車道,整天堵車,這一塊拆出來,快速路輔道就能拓寬到至少兩個車道。”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方便居民咨詢有關問題,在聚仙路12號(寧夏路街道片區)、延安路173號乙(延安路街道片區)設立了現場辦公室,居民有疑問可前去辦公室現場咨詢。
文/圖 本報記者 郝園園 實習生 王岑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谷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