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0月15日訊(記者 劉騰騰) 作為今年
市南區要辦的實事之一,45處社區休閑
廣場建設施工近期將全面開展,目前,38處廣場已開工,主要整治周邊環境、綠化地面、增建配套設施等,全部工程將于11月底完成。
據介紹,為滿足居民戶外休閑健身需要,實現平均每個社區至少有一個休閑廣場的目標,市南區將社區休閑廣場建設作為區為民要辦實事之一,不斷優化全區公共體育設施。2012年,市南區投資1000余萬元,建成20處社區健身休閑廣場,安裝健身器材200余件,今年又投資1000余萬元,在紅島路33號、興安路9號等處再建設45處社區休閑廣場,建設面積5.05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周邊環境的整治,地面的硬化、綠化、美化、亮化,鋪設塑膠和草坪,現有廊架和座椅的安裝及修復,安裝適合各年齡段居民使用的健身器材和設備,增添多種配套設施,包括景觀木座椅、景觀拉膜亭、景觀掛衣架等。
此外,為避免出現健身路徑損壞無人修,健身器材超期服役成為安全隱患,解決“有人安裝,無人管理”的問題,市南區率先在全國制定了健身器材由政府出資,建設、安裝、管理、維修一條龍服務的管理機制,將安裝健身器材的程序規定為“社區填表上報——街道辦事處匯總——區體育局審核、招標——專業公司統一安裝——安裝后由社區建檔列入固定資產并進行管理”;將維修程序規定為“通過社區上報、數字化城管監督和公開電話三種形式報修——體育局、社區、維修單位第一時間審核、對接——明確維修責任人,責任人承諾完成維修的日期——體育局與社區共同監督維修,并在維修結束后驗收蓋章”。通過一系列嚴格的體系和完善的流程,來解決器材維修工作當中的盲點和銜接不好的問題,并將維修工作責任落實到人,基本上保證了健身器材自報修之日起10日內完成維修,確保了健身廣場、健身路徑的正常運行。
[編輯: 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