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8月12日訊(記者 高擴) 8月12日,省政府正式向社會公布
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包括取消行政審批63項,下放行政審批56項。記者梳理發現,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中,有不少利好
中小微企業。
省教育廳取消了舉辦國際教育展覽審批。省科技廳取消了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成立、變更、注銷登記前的審查和舉辦全省性專利技術交易會和展覽會審批(備案)。省廣電局取消了省屬電影放映經營單位設立許可。省質監局取消了驗配眼鏡生產許可證核發。省國稅局和省地稅局都取消了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審批。
省政府還下放了不少涉及到企業經營的審批項目。比如,園林綠化施工企業三級資質審批、二級城市供水企業經營許可、污水處理企業經營許可、垃圾處理企業經營許可,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下放到設區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
設立舊機動車鑒定評估機構審批、加工貿易業務進出口和內銷審批(重點敏感商品和關稅配額管理商品除外)、總投資1億美元以下鼓勵類、允許類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變更及注銷審批(國家有專項規定的除外)、原由商務部或省商務廳批準設立總投資1億美元以下鼓勵類、允許類外商投資企業的變更及注銷(國家有專項規定的除外)、總投資1億美元以下外商投資商業企業的設立、變更及注銷(不含限制類商品、跨區域設立店鋪、無店鋪銷售,國家有專項規定的除外)等也下放審批權。
消毒產品生產企業(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的生產企業除外)衛生許可、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許可由省衛生廳下放到設區市衛生主管部門。餐飲服務許可審批也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放到設區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
省政府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堅定不移地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認真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落實和銜接工作,抓好監督檢查,既要防止以備案、核準等名義進行變相審批,也要避免出現監管真空。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