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報記者 高文亮 報道
嗜賭如命的煙臺男子李某欠下巨額賭債,為了償還這筆錢,他不得不借高利貸,而另一邊,放高利貸的人又緊催著他還錢。為湊錢,李某以虛構承包合同、偽造房產證、冒用房產證等手段先后騙得他人現金220余萬元,還惡意透支信用卡3萬余元,超過期限拒不歸還。2013年1月,煙臺市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向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6月29日記者獲悉,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犯詐騙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 ,以犯信用卡詐騙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兩萬元。法院決定對李某執行有期徒刑十五年零六個月,處罰金人民幣五十二萬元 。李某對此表示不服并提出上訴。
□布局詐騙
謊稱能夠攬工程,前后騙來210萬 偽造工程承包合同、借款210萬元,在背后隱藏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事情還要從2008年說起。“這是一場有預謀的詐騙。”受害人陳剛(化名)說,2008年他認識了李某,李某自稱是煙臺某區舊城舊居改造工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可以介紹一些工程給人承包施工。陳剛覺得從中有利可圖,便與李某以兄弟相稱,一來二去之下,兩人漸漸熟絡。2010年4月,李某通知陳剛,一個管道鋪設的工程可以承包給他。沒幾天,李某便把陳剛帶到了舊城舊居改造項目辦公室,與他簽訂了一份工程承包合同,并當場加蓋了李某所在單位的印章。拿到這份合同,陳剛如獲至寶。實際上,這只是李某拋出的一個誘餌。
合同簽訂后,李某以進場費、為妻子辦理工作調動等事由向陳剛借錢。為了承包的工程,對李某提出的借錢要求陳剛有求必應,甚至不惜以自己的車輛、房產及親屬的房產作抵押,從銀行及煙臺某公司貸款。陳剛介紹,其實早在合同簽訂之前,李某就曾幾次找他借錢,前前后后他總共借給李某210萬元。
□事情敗露
淪為網上逃犯,潛逃一年終落法網 陳剛本想通過承包工程大賺一筆,沒想到這時李某沒了音信。一些債主因為找不到李某便把責任推到了陳剛身上 ,要求他代替還錢。陳剛把最后的一絲希望寄托在手中持有的工程承包合同上,可舊城舊居改造工作辦公室工作人員卻告知他,陳某是該單位從其他單位借調來幫助工作的,單位從未與陳剛簽訂過管道鋪設工程的承包合同書,而且,該單位根本就沒有簽署工程施工合同的職能。
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擊碎了陳剛最后的一絲幻想,他隨即向公安機關報警。但此時的李某早已不在煙臺,2010年8月底,李某被列為網上逃犯。經過一年多的努力,2011年10月,李某在日照市被當地民警抓捕歸案。
李某交代,向陳剛借錢是為了償還借高利貸產生的欠款。原來,李某平時有賭博的惡習,欠了一屁股賭債,為還錢他只能借高利貸,而給他放高利貸的人又緊催其還錢,無奈之下他才出此下策,以工程承包為誘餌,向陳剛借了210萬元。
□花樣百出
偽造房產證斂財,透支信用卡三萬 經調查,除了通過偽造合同向陳剛借210萬元現金外,2009年8月中旬,李某還以偽造的房產證作抵押騙取王福利(化名)15萬元,僅僅半個月后李某故伎重演,冒用他人房產證再次騙取王福利15萬元。兩次騙取的30萬元現金中,至案發時有11萬元尚未被追回 。而從另一朋友董剛(化名)那里,李某以資金周轉緊張為由騙取5萬元。
此外,李某還牽扯到一宗信用卡詐騙案中。幾乎在向陳剛借錢的同時,李某在煙臺某銀行辦理了一張信用卡。該行工作人員張雪(化名)介紹,2010年1月李某申請領取一張信用卡,信用額度 3.3萬元。自2010年2月到2013年3月9日,李某共透支3.2萬余元,因長期沒有歸還,產生利息及滯納金1.2萬余元。
對于透支現金去向,李某竟表示除了一部分被用作購物消費之外,剩余的也被他用來賭博。
□罪責難逃
一審被判十五年半,不服判決上訴 煙臺市檢察院認為,李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還惡意透支信用卡不歸還,數額巨大,其行為已經觸犯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定。2013年1月,檢察院以李某涉嫌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向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李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此外,李某申領信用卡后超過規定期限透支,數額較大,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該行為構成信用卡詐騙罪,應依法懲處并二罪并罰,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
6月29日記者獲悉,因犯詐騙罪的李某于近日被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犯信用卡詐騙罪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兩萬元。法院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五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2萬元。一審判決后,李某表示不服并提出上訴。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