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首批訪客360天后,于2011年9月發射的
天宮一號再次迎來故鄉來客。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6月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在完成一系列準備工作后,3名航天員于16時17分順利開啟天宮一號艙門,以漂浮姿態依次進入中國人的太空之家。3名航天員將在天宮一號開展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活動。此外,據央視報道,神九航天員為
神十每位航天員都留下了禮物,進駐天宮一號后,三位航天員將為我們揭曉這一神秘驚喜。
工作
航天員像條魚,“游”著進天宮 13日13時18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駕乘飛船的3名航天員進入飛船軌道艙,將乳白色的艙內航天服更換為藍色工作服。站在天宮門口 ,指令長聶海勝的表情輕松自信,他松開了開門的“鑰匙”——一個金屬質感的把手,稍一用力,“鑰匙”在空中打轉。地面科研人員完成對天宮一號艙內環境的檢查確認之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向航天員下達了進入天宮一號的指令。
隨后,天宮一號的大門被輕輕推開,仿佛一條靈活的魚,又像一只輕盈的鳥,聶海勝一邊輕輕揮手,一邊“飛”進天宮一號。站穩了腳步的聶海勝轉過頭去招了下手,等候在艙門口的張曉光歡快地“游”進天宮。最后進入天宮艙內的是王亞平。3名航天員手挽著手 ,面對著艙內攝像機,向地面揮手致意。北京飛行控制中心大廳內響起熱烈掌聲。
入駐“新家”后,航天員將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中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活動。
能自動對接,為何還要手動 按照預定程序,神舟十號將先后與天宮一號進行1次自動交會對接和1次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既然能自動對接,為何還要靠手動?自動對接省人力且安全,但須地面和衛星支持,花費巨大,應對突發情況能力較弱。手動對接成功率高,但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還會受到環境條件限制。二者互為備份,缺一不可。
據了解,之前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掌握完整的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美俄(蘇)共進行過200多次空間交會對接,其中,俄(蘇)失敗了15次,美國失敗了2次。
亞平太空科普,將持續40分鐘 神十飛天最讓人期待的亮點之一即是航天員王亞平將首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太空授課和天地互動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動 。“這次我要在太空為全國中小學生上一堂科普課。我們挑選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小實驗。”此前王亞平介紹。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表示,本次科普教育活動將在組合體運行期間擇機進行,具體時間將綜合考慮飛行任務安排、航天員作息情況和測控通信等保障條件最終確定。此次授課將持續約40分鐘。
生活
15天失重生活 ,損傷身體機能 長達15天的太空之行,會對航天員的身體造成哪些影響呢?國際空間站(ISS)的醫療數據表明,航天員健康問題存在隱患,例如骨質疏松、肌力下降、感官運動功能(即平衡)及代謝能力減退等。隨著時間的推移,航天員在失重的影響下,身體機能損傷及受傷的風險將很有可能加大,但是通過鍛煉和藥物可以得到緩解。
航天員呼吸的是什么氣體?“用高純氮和航天用氧,按照一定比例人工配制,制造成航天員用富氧空氣。”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制配氣專業負責人何建軍說,氣體檢測的指標非常多,總共有近30項。氣體的檢測工作 ,不是只進行幾次,“神九發射時,從開始到結束,檢測進行100多次。”何建軍說。
花絮
坐墊3D打印人參種子上天 據介紹,神舟十號飛船的坐墊是3D打印的。“在制作前,先要對每個航天員進行分別測量,從每個航天員的身上采集了上百萬個數據點,再量身定制坐墊。這種坐墊可有效減輕飛船升空和著陸時產生的加速度和顛簸對航天員身體的影響,保護航天員的生命安全。”產品的設計者、天津大學快速成形中心主任崔國起說。
此外,每次神舟飛船上天都要搭載一些研究對象,神十也不例外。神十這次帶了人參種子上天,回來后進行培育,推動我國新的中醫藥產業的發展。神十還帶了福建名茶(大紅袍與正山小種)和果蔬良種(4個茄子品種、6個番茄品種、2個黃瓜品種、9個西瓜品種和6個甜瓜品種)。
航天員們愛玩漂浮 12日,王亞平在神十飛船里“玩”起粽子,讓粽子在眼前“漂來漂去”。事實上,每次載人飛船里,都有航天員向大家展示物體漂浮。神五:手冊、筆。2003年,楊利偉松開手中的飛行手冊和筆,讓它們漂浮起來。神六:航天表、筆。2005年,費俊龍讓系著繩子的筆飛來飛去。聶海勝則摘下航天表,讓表在空中自由漂浮翻滾。神七:手冊。2008年,神七三位航天員讓手冊在空中自由飄浮。神九:筆。2012年,劉洋看到身旁景海鵬的筆慢慢飄過來,拿起自己的筆順手打了一下。景海鵬的筆轉了幾個圈,又慢慢漂了回去。看到這一幕,劉洋的臉上露出俏皮的笑容。快報綜合整理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