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行中國最新
載人航天及科研探索任務的神舟十號飛船已呼嘯升空,向著天宮一號疾飛而去。海外專家從不同角度評析中國載人航天新成就,并展望中國空間站計劃的未來發(fā)展。
看未來
美國智庫 "傳統(tǒng)基金會"研究員成斌說,神舟十號顯然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的又一階段性項目結束了,神舟十號的任務猶如一種過渡,就像美國當年從首個載人飛船計劃——"水星"號飛船過渡到"雙子星"號飛船,乃至向"阿波羅"登月計劃發(fā)展一樣。他表示,中國今后的載人航天任務可能包括在"天宮一號"駐留更長時間,從包括神十在內的神舟飛船上獲得的經驗將用于"天宮二號"的研制。
美國海軍軍事學院
太空政策專家約翰遜·弗里茲表示,此次任務繼續(xù)推動著中國載人航天項目,這一項目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不斷發(fā)展,目標遠大。
憂思科學家聯盟全球安全計劃高級分析師格雷戈里·庫拉茨基說,中國的載人航天項目在繼續(xù)穩(wěn)步建設空間站,并計劃在2020年左右完成建設計劃。他表示,在此次任務中,最讓他關注的是太空授課活動,它將讓全中國學生領略太空科學與探索活動。
俄航天署主辦期刊《航天新聞》的觀察家伊戈爾·利索夫說,中國已經完成了載人航天試驗飛行和軌道停靠,建立了太空實驗室。照此發(fā)展下去,中國將用十年或更短時間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贊進步
神舟十號飛船此次將以不同于以往的角度與天宮一號
交會對接。澳大利亞太空問題分析家莫里斯·瓊斯說,這次任務"比中國此前進行的任何任務都要復雜",但他"毫不懷疑神十任務將獲得成功",因為"相關技術已經過充分測試,并多次證明是可行的"。
瓊斯說,"對于任何一項太空計劃而言,交會對接都是一項危險復雜的操作,不論此前你多么有經驗"。"通過展示交會對接技術,以及在太空中長時間生活的能力,中國正逐步展示其擁有建設空間站所必需的技術與程序。"
成斌表示,在神十之后到2020年計劃建成空間站之間,中國是否還會開展新型載人航天任務,讓人們非常有興趣繼續(xù)關注。他說:"在這段時間,我期待看到天宮二號完成研制并發(fā)射。天宮二號會是天宮一號的改進型嗎?兩個‘天宮’會對接在一起嗎?"
他說,中國載人航天的發(fā)展令人欽佩。中國在2003年完成首艘載人飛船發(fā)射,而在過去10年間,中國已能同時讓三人共赴太空,并掌握了手動和
自動對接技術。這就是按部就班地有序發(fā)展。
比速度
美國"太空政策在線"網站編輯馬西婭·史密斯認為,中國的載人航天項目或許沒有蘇聯和美國航天項目早期發(fā)展那樣"驚艷",但中國航天的可持續(xù)性似乎更強。與此同時,美國肯定不希望看到自己在載人航天方面落后于中國或其他任何國家。
弗里茲指出,中國是在做長遠計劃,某些航天大國"對此視而不見,并拒絕與中國合作,但這并不會阻礙或減緩中國航天的發(fā)展步伐"。
利索夫說,在開展載人航天的同時,中國不僅建造了衛(wèi)星發(fā)射新基地,開展新型火箭研制,還發(fā)展了各種科研和實用航天技術。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發(fā)射了兩顆
月球軌道探測器,還建成了最遠可與火星航天器聯系的信息中心。中國的某些
對地觀測衛(wèi)星數量甚至超過了俄羅斯,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航天項目的高度重視。
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院教授瀨川至朗說,雖然蘇聯和美國從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發(fā)載人飛船,但中國太空開發(fā)令人驚異的地方在于速度之快。他還設想,能否在中國主導下,讓美國、俄羅斯和日本也能參加新的空間站計劃。
本版稿件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