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10日表示,與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的試驗性飛行不同的是,神舟十號將開創中國載人航天應用性飛行的先河。
除此之外,更加舒適的太空生活,首次太空講課和長達15天的在軌時間,都將成為這次載人航天任務的看點。
在軌時間15天刷新紀錄
在我國首次應用性
太空飛行中,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將在太空遨游15天,創造我國載人航天飛行的新紀錄。
參加這次任務的各系統與神舟九號飛行任務狀態基本一致。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適應本次飛行任務的具體要求,神舟十號飛船和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分別進行了部分技術狀態更改。武平表示,神舟十號將在軌飛行15天。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先后與天宮一號進行1次自動
交會對接和1次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一號,并開展航天醫學實驗、技術試驗及太空授課活動。完成組合體飛行后,飛船撤離并返回著陸場,天宮一號轉至長期運營軌道。目前,天宮一號運行在預定的交會對接軌道上,狀態穩定,設備工作正常,推進劑等消耗性資源充足,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執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的各系統已完成綜合演練,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前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首次太空講課將天地連線
神十將首次開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學講座科普教育活動,這將是此次任務的一大亮點。
中國載人航天總工程師周建平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神十將與天宮一號組成組合體飛行12天,這期間航天員將把天宮一號作為太空講堂,給地面的青少年做太空講座,還會做一些富有趣味的太空實驗,讓孩子們了解太空知識,感受到太空的奇妙,激發對航天的興趣。
這將是中國的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第一堂課,但這并非中國首創。
1986年,美國女教師麥考利夫就被選中,參與"挑戰者"航天飛機的"教師在太空"計劃,但不幸機毀人亡。此后美國頒布"普通民眾不得再參與航天飛機任務"的禁令。
2007年,當年一同參加選拔的另一名美國教師芭芭拉·摩根,終隨"奮進"號飛上太空,肩負著航天員、教師和"麥考利夫的繼承者"三重身份,彌補了21年前的遺憾。
太空中,55歲的摩根給孩子上了一堂25分鐘的"太空課",其他航天員成了她的"助教",18名4至8年級學生在地面聽講。
"宇航員太空怎樣運動""在太空如何喝水"……孩子們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摩根一會兒拎起身旁兩名"彪形大漢",一會兒從專門飲品袋中擠出一些
球泡狀的飲料,然后四處追著吞食失重狀態下亂飛的紅色泡泡,引得孩子們大笑。
據了解這次授課內容為: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讓中小學生加深對質量、重量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員將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并與地面師生開展雙向互動交流。本次科普活動在組合體運行期間擇機進行,通過媒體全程直播。
用升級版太空廚房和空調
"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在太空的航天員也能像在地面一樣,吃到更加可口、更多樣的中式正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院型號總設計師胡勝云介紹,我國自主研制的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將繼續在神十任務中為航天員提供生活保障,未來還會運用到空間站建設中。
胡勝云介紹,航天員所食用的中式餐點一般是在地面上加工好,再拿到飛船上加熱,這就需要用"太空廚房","太空空調"則是對艙內的空氣流量、溫度和濕度進行調節。這些設備都是中國自主設計制造的。
雖然和地面上的空調與電熱爐功能一樣,但太空空調和廚房還要承受各種太空環境的考驗,并保證長期運行不出故障,否則不僅維修難,更重要的是可能還會威脅航天員和航天器的安全。胡勝云介紹,這些太空生活設備已經伴隨天宮一號在太空運行了一年多,狀態一直很好,這也為未來更長時間的載人航天積累經驗。
胡勝云介紹,此次針對神十任務,科研人員對"太空空調"和"太空廚房"作進一步的升級,力求可靠性更高,功能更多,舒適度更好。他認為,航天飛行從試驗型向實用型改變,就是"不是為了去印證空間技術,而是為了實現空間的產業",今后航天員的保障還需不斷推進,以將來應用到深空探測中,比如載人登月。
飛船將首次繞著天宮飛行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介紹,神十任務和以前最大的區別,在于這是神舟飛船第一次進行應用性飛行。
"所謂應用性飛行,有些類似美國航天飛機和俄羅斯聯盟飛船,就是執行正常運輸任務",張柏楠介紹,"就像高鐵,剛開始要試運行,根據試運行的情況進行一些改進,之后就投入正常運營了"。因神舟飛船已基本定型,在技術上神十與神九沒有新的大的技術變化,只做了一些小調整。
神十任務與神九的還有一個不同之處,在于神十將首次驗證"繞飛"技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包為民此前介紹,神十將繞著天宮一號飛行,"為將來空間站建造所準備,因為空間站上可能有多個對接口,飛行器不一定從一個方向和它進行對接,要繞到另外一個口上去對接"。
這將進一步考核飛船的功能和性能,為空間站建造打下技術基礎。此外,在飛行試驗上,神十仍將有自動和手控交會對接,并與天宮一號組成組合體飛行。
"一次成功不等于成熟,神十絕不是神九的重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牛紅光表示,與美、俄等實施過上百次空間交會對接的國家相比,中國僅僅進行了4次交會對接,對技術突破的考核還有不全面的地方,需進一步驗證。
再過幾天,天宮一號將迎來第二批太空乘客。神十飛行任務,將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轉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建設階段的"收官之作"。
太空生活大揭密
吃:至少80余種食品
首次吃上熱菜神舟九號在天上停留的時間比我國之前的航天載人時間都長,所以航天食品也會更加豐富。在神舟九號"廚房"里可儲藏至少80余種食品,航天員每天能吃到不同種類的飯菜。
睡:兩個專用睡眠區
可自主調節光線為了給航天員營造健康、舒適的睡眠環境,天宮一號設了兩個專用睡眠區,里面有獨立的照明系統,航天員可自主調節光線。采用冷光源的白光燈由一組燈束組成,發出的光均勻不刺眼。
穿:沒有洗衣機
衣服只穿一次天宮一號為航天員準備了保暖內衣、保暖褲、運動襪、運動服和短褲等,這些衣服的設計比較特別,主要考慮太空工作的特殊需求,比如有的衣服裝有電纜口,有的口袋用于放置輻射測量儀等。
娛樂:可在電腦上看大片
可上網發郵件在天宮一號里,航天員可以在筆記本電腦上看大片,還可以上網發郵件,并且能發8兆的附件。這主要依靠于太空中的中繼衛星來完成。能與地面雙向視頻,在太空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家人。
個人衛生:可擦澡
女航天員可帶化妝品雖然航天員沒有淋浴和浴盆,沒有機會洗澡,但卻可以擦澡。在太空用水的分配上會特別照顧女航天員,水量會多一些,另外還允許女航天員帶一些無毒無污染的化妝品。
健身:專門配備健身器
天宮一號專門為航天員配備了健身器,包括鍛煉下肢肌肉的特殊自行車、用于鍛煉肩部和背部肌肉的拉力器、促使血液向下半身流動的下體負壓筒。這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器首次帶上太空鍛煉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