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30日上午召開的省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
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擬從2013年7月1日開始
取消生育間隔,不再執行二孩生育女方需年滿30周歲的人口計生政策。5月31日,島城不少醫生稱這是個好事,女性從
30歲之后卵巢功能開始下降,取消年齡限制比較人性化。
生二胎擬取消年齡限制 據介紹,在修正案草案中,對于“生育間隔”這一條規定刪除。從1988年至今,我省一直執行二孩生育女方須年滿30周歲的人口計生政策,草案取消了“申請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夫妻,女方為初育的須年滿二十五周歲,女方為再育的須年滿三十周歲”這一規定,也就是夫妻雙方如果符合生二胎的政策,30歲之前也可以生了。
“從目前的臨床情況看,婚后生育第一個孩子的女性23歲到28歲的居多,絕大多數女性生孩子還是比較早的,不過也有的女性生育孩子年齡在30歲以后。”市婦兒醫院副院長張戰紅稱,由于不孕不育的夫婦越來越多,現在市民的意識開始提高了,只要懷孕了就要。
“現在年輕人生孩子往往都比較晚,二十七八歲,二十九歲生孩子的很常見。”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苗華艷稱,有的女性也選擇在三十歲之后生育第一胎。
記者從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了解到,從2012年的統計情況看,全市平均初婚年齡達26.6歲,平均初育年齡達27.9歲,這就意味著符合生育二胎的女性,很多可以選擇在30歲之前生。
目前80后成為生育主力軍,島城第一代獨生子女是上世紀70年代末出生目前不少雙獨生子女夫婦符合生育二胎條件。
對產婦和孩子都是好事 “從醫學角度來講,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就是23歲到28歲。”張戰紅稱。“人體健康有個生理指標,卵巢功能從二十二三歲進入活躍期,30歲之前有條件的最好生孩子。”苗華艷說,35歲之后卵巢功能就下降了,三十七八歲是一個拐角期,到了這個階段卵巢功能一下子就下來,到40歲卵子質量就不高了。“我覺得這個修改是個好事,比較人性化,有利于優生優育。”苗華艷說,越年輕卵巢功能就越活躍,產婦體質也比較好。
苗華艷稱,孕婦年齡大了,本身卵子的質量就會變差,這樣胎兒畸形率就會增加,而且還會增加流產率。“產婦年齡越大,妊娠期出現的并發癥、合并癥的可能性就越大。”張戰紅稱,像妊娠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同時在生產的過程中,孕婦年齡大了,本身肌纖維的彈性就會降低,所以高齡產婦還容易出現產后并發癥,像大出血等,嚴重的還會難產。另外,產婦年齡大了,對孩子來說也不是好事,容易出現難產、胎兒窒息等。
“這是個好事。”得知這一消息的王女士稱,她今年26歲了,剛剛結婚,最近打算要個寶寶,現在已經懷孕三個月了,由于他們都是獨生子女,符合生二胎的政策,所以家人打算讓她生兩個。“我現在的工作一般,正打算最近辭職,等著孩子出生之后再上班。”王女士稱,前段時間特意看了下關于計劃生育的政策,說生二胎得到三十歲,如果沒有年齡限制了,她可以生完這個之后就再生一個,等到第二個孩子出生后再出去工作。
流動人口可就地辦準生證 據介紹,草案中除了取消生育間隔外,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由流動人口戶籍所在地和現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負責,以現居住地人民政府為主,戶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記者從市人口計生委了解到,去年年底國家人口計生委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簡化辦證程序,流動育齡夫妻雙方戶籍所在地、現居住地鄉(鎮)、街道均有責任為其辦理第一個子女生育服務證。目前島城流動人口辦理準生證不用再回戶籍地開證明了。
鏈接
新政實施后二孩年均增25萬 30日,山東省人口計生委主任李敏對修正案草案作說明時說,生育間隔已成為當前人口計生工作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據了解,取消生育間隔政策一旦實行,山東的違法生育率會大幅度降低,征收的社會撫養費數額也會相應減少。
取消生育間隔之后,山東的新生人口會不會突然大幅增加?對此,李敏表示,政策制定之前,已進行了詳細測算,結論是山東省當前具備取消生育間隔的人口條件。
根據測算,取消生育間隔后,山東省五年內會產生約127萬的生育堆積。若從2013年7月1日開始取消二胎生育間隔,對2013年的影響不大,主要造成2014~2018年二孩出生年均增加25萬人。
測算結果顯示,按照目前7‰的死亡率,未考慮人口機械增長,2015年末總人口為9852萬人,有望實現《山東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的9880萬人的人口目標。2020年山東總人口約為10136.7萬人。
按照國家規定 ,山東于2004年開始試點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實行獎勵扶助、于2008年開始全面試點對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進行特別扶助。這兩項獎勵扶助制度納入條例,以地方法規的形式予以固定,可以增強政策在基層的執行力度,受助家庭的合法權益也有了法律保障。
李敏表示,考慮到未來幾年國家人口計劃生育政策調整空間比較大,所以沒有對條例進行全面修改,只采取修正案的形式做局部修改。這樣避免了立法上的“折騰”,不會因為頻繁修改造成立法資源的浪費。
據《齊魯晚報》記者 韋麗麗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