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于國鵬 報道
本報濟南訊 大運河保護和
申遺工作啟動以來,棗莊市臺兒莊月河段、石駁岸碼頭群和
古城都被納入到省級
保護規劃中,其中古月河、石駁岸碼頭群兩個申遺節點已經納入首批大運河申遺驗收點。同時,棗莊市以臺兒莊古城重建為載體,
保護傳承運河文化遺產,目前,臺兒莊古城2平方公里核心區已經基本建成。
棗莊市副市長霍媛媛介紹說,大運河棗莊段自西向東橫貫棗莊南部,始鑿于明朝萬歷年間,主要由韓莊運河和伊家河兩部分組成,全長93.9公里,流經臺兒莊、嶧城、薛城、滕州四個區(市)、14個鄉鎮。“作為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棗莊段運河擁有千年運河上完整的遺產體系,是運河申遺最重要的節點之一。”
據了解,棗莊市創建了市、區、鎮、村四級文物保護網絡,聘請專職文物看護員,對運河兩岸的各類文化遺產實行不間斷看護。該市堅持“留古、復古、揚古、用古”的原則,把文化基因融入有形建筑,對現有
遺存進行最嚴格的保護,對已湮滅的古建,遵循“六原”標準進行恢復,即在設計上突出“原空間、原風貌、原尺度”,建設上突出“原來的材料、原來的工藝、原地的工匠”,讓古城在原有面貌、形態、規制等歷史基因上復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