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塞浦路斯債務風波引發全球避險情緒升溫,國際油價
震蕩下行,布倫特油價比年內高點已下跌超過9%。
專家表示,當前
國內成品油調價參照的三地原油變化率已跌破-4%的下調紅線,隨著時間間隔條件逐漸滿足,3月底我國或迎年內首次
油價下調。但考慮到國際油價仍處于高位等因素,部分專家認為當前成品油定價新機制出臺仍有“牽絆”。
國內油價下調條件已滿足 來自塞浦路斯的風波對我國成品油市場產生了“蝴蝶效應”。國際油價承壓下行,這讓3月底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基本成為定局。
東方油氣網分析師程瑞鋒表示,塞浦路斯風波讓市場對歐洲再度擔憂,原油市場上投機基金大幅減倉,布倫特原油反彈乏力,3月底國內油價下調基本沒有懸念。
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3月22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三地(迪拜、布倫特、辛塔)原油移動平均價格變化率已達到-4.34%,突破了油價下調的紅線。
上一次國內油價調整發生在2月25日。3月22日是調價后的第二十個工作日。
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師李宏表示,到北京時間3月27日國內成品油定價規則中“間隔22個工作日”的時間條件也將滿足,屆時油價下調窗口將隨之開啟,預計到3月27日零時調價政策可望執行。
按照機構測算,此次對應的下調幅度或在每噸300元附近,約折合汽油每升下調0.24元;柴油每升下調0.26元。調價后,北京、廣州等地區油價有望重回每升7元的時代。
定價新機制何時掀開面紗 3月底國內油價下調已在預期之中,眼下市場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在于成品油定價新機制是否會隨之出臺。
一直以來,新定價機制始終蒙著“面紗”。“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負責人雖然透露了縮短調價周期、取消4%幅度限制的改革方向,但改革細則并未公布。對公眾而言,新機制依然充滿神秘。
記者了解到,市場對新機制有著多種暢想。比較集中的看法是調價周期縮短至10個工作日,即油價半月一調;也有猜測掛鉤的原油品種會改變,“辛塔原油”或被“阿曼原油”所取代;甚至有猜測調價發布權將下放給第三方機構。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認為,這些猜測都有一定道理。比如修改掛靠油種,從去年開始中石油、中石化進口的原油已不再參照印尼的“辛塔原油”價格,相比之下,“阿曼原油”作為中東石油出口遠東的重要價格參考,是比較合適的替代品種,同時阿曼也是我國重要的原油進口國。
在對新機制充滿憧憬的同時,也有不少質疑聲音存在,認為新機制是把雙刃劍,當前與國際油價緊密掛鉤并不一定是好事。
易貿研究中心分析師溫莎表示,當前國際油價仍處于每桶90美元以上的高位,新機制此時出臺或推高國內油價;此外,我國在國際原油市場缺乏足夠的話語權。中國需要自己的原油期貨,作為國內成品油定價參考依據之一,否則,國內油價完全聽命于國際市場,很可能危及我國能源安全。
“國內油價需要一段緩沖期來平抑國際市場非理性的波動。” 溫莎認為,國際油價受投機基金左右,兩周內上漲10%的極端情況也可能出現,如果完全與國際油價掛鉤,意味著國內消費者要為國際投機行為買單。
(據新華社上海3月24日電)
■背景資料 塞浦路斯債務風波 塞浦路斯債務風波起源于3月16日,塞浦路斯政府與歐元集團達成對存款征稅的協議,以此爭取獲得歐盟的救助。這一協議規定,塞浦路斯所有銀行儲戶要根據存款數額支付一次性稅收。
在重重壓力之下,3月19日塞浦路斯議會否決了對存款征稅的議案,但這也意味著該國可能喪失獲得歐元集團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救助的機會。當日國際油價大跌,對歐洲經濟反應敏感的布倫特油價跌至每桶107.45美元,創出今年以來的最低點。
目前,塞浦路斯引發的危機仍未結束。3月21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將塞浦路斯評級下調至CCC,評級展望為“負面”。
截至3月22日收盤,布倫特油價較2月8日創出的年內高點已下跌了9.45%。
(據新華社電)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