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學區調整 “我一上班就看報紙了,想知道學區劃分的事情,不過我們小區的學區范圍劃分基本沒有很大變化。”3月20日下午,濟南市民王女士非常清晰地說出了自己小區所在學區的四條邊界,“從教育部門表示要調整學區,我就一直在關注。公示學區范圍對于市民而言,肯定是好事,可以明確地知道自己的學區范圍。尤其是對于一些新建的小區,居民會更關注這些。”
記者了解到,濟南市義務教育
階段學校從3月20日起通過學校政務公開欄和校園網等形式向社會進行學區公示。此次通過網絡等途徑向社會公示學區分布(本報3月20日三版曾作報道)對于濟南市而言,尚屬首次,因而其獲得的關注程度也大大超出了以往。微博、電話、網絡等形式都成為大眾關注此次學區調整的渠道。
“學區的動態調整,一方面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變化進行調整,同時也要伴隨學校本身的變化進行調整,如學校的規模和數量等。此次學區的調整可以說是一種常態化的工作,意在推進校務公開,讓學區的規劃更加科學合理。”一位教育界人士告訴記者,“主要是為了保證市域內凡是符合條件的適齡少年兒童應上盡上。”
“學區”被賦予太多東西 然而,現實中的“學區”被賦予了太多的東西,一些優質學校學區表現則更為明顯。采訪中,“一些小區的歷史遺留問題”和“對于
優質教育資源的追逐”成為圍繞學區調整最多的話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大眾對于學區調整極為敏感。
“有的樓市開發商往往打著學區房的名頭,進行樓盤的銷售,并借此提高價格,這也是一些開發商最為常見的銷售策略,但往往某些開發商對于‘學區’的承諾無法兌現,有的在進行虛假宣傳,有的則‘失約’教育配套的建設。”這位教育界人士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想辦法通過各種方式協調幫助市民解決。現實中,諸如上述情況的學區調整,其中一些工作已經超出了教育部門的職能范圍,需要聯合多個職能部門才能解決。”
近年來,在多次的樓市調控中,學區房的價格不僅堅挺,且節節攀升。現實中,對于優質教育資源的追逐成為聚焦學區調整的另一個關鍵注腳。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成為其“敏感”的主要原因。
“追求好的教育資源,這種訴求本無可厚非。但在現實中,很多
家長為上教育資源相對優質的學校,可以說花樣百出,比如一套房子掛多個戶口的情況等,但一些學校的教育資源已經嚴重飽和。這也導致我們有些擔心,在學區公示后是否會帶來一些其他的問題。”上述教育界人士表示。
學區調整并不能解決擇校問題 “現在有的家長已經開始為孩子報班了,一上就是全天。”王女士告訴記者,眼下孩子已經在讀小學五年級,還有一年的時間就要面臨升學,周圍已經有家長開始為孩子將來擇校做起準備工作,“作為家長,每逢升學的時候都感覺很糾結,這次學區調整我們小區并沒有發生變化。但是之前,周圍的幾個孩子在升初中的時候都選擇了擇校,感覺片區學校不是很好。”
記者了解到,在濟南市各學校公布學區范圍圖的同時,濟南市教育部門將嚴控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此次學區調整中,熱點學校的學區不會減少,不過會存在動態調整的可能,意在讓更多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即便如此,家長主動擇校的想法依然存在。
“擇校產生的原因在于客觀上存在著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同時社會又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比較強烈。”相關專家表示,“單純的通過學區劃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的問題,關鍵還在于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濟南市將通過名校托管、教育聯盟等形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讓教育資源在不同學校之間均衡分布。已有的試點經驗說明,名校托管的模式在改變教育資源不均衡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所以說,歸根到底還是希望在家門口的學校就是好學校。話說回來,如果每一個學校都差不多,也就不會有擇校的想法了。”一位市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