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南寧一父親用繡花針穿刺不聽話兒子的耳朵……“虎媽狼爸”棍棒教育在此間舉行的全國兩會上引發部分代表熱議。有代表呼吁:讓孩子接受幸福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教授韋柳春表示,“虎媽狼爸”式的教育方式太個性化,“要用積極向上而非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教育要傳遞溫暖。”
韋柳春說,她覺得“虎媽狼爸”家庭教育只是少數,相信一般的父母都不會采取這種極端的教育方式。
作為一名鋼琴教師,韋柳春認為美育在孩子的培養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在潛移默化中起著精神教育功能。“給小朋友提供一個適宜的成長環境,這是首要的。”韋柳春說,自己平時帶孩子上街,會從扔垃圾等細節著手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總工程師閻保平認為,“虎媽狼爸”教育不是現代教育。
家長對孩子不能太寵愛,但也不能過于苛刻,否則會抹殺孩子的興趣和創造能力,“家長大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想法,但被逼著進步的孩子成人后是否成功,很難說。上好的中學、好的大學,找好的工作,又怎樣呢?這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關鍵看他們步入社會之后的狀態。”
最終都是為了讓孩子進好大學。閻保平指出,“虎媽狼爸”弊端的根源是應試教育。“以高中為例,有些學生學習就是為了應試,不幸福。”她認為,現在很多地方都提出“幸福”理念,“幸福教育”也應被重視。
“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都應少一份說教,多一份溝通和共同探討,讓孩子接受幸福教育。”閻保平說。據新華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修相科]
相關專題:
2012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