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地板被泡壞,一天來了3趟
除了交取暖費的,還有居民反映房子問題,工作人員把居民反映的每一個問題都錄入到電子信息表格中。上午,居民李阿姨急匆匆過來,說自己的地板被泡得都拱起來了,這可怎么辦?
李阿姨說,地板是她最喜歡的木質地板,自己非常愛惜,每天都要至少拖兩次 。這下地板被水泡了,自己是既心疼又著急,這該怎么辦啊?物業工作人員讓李阿姨先別著急,說這個可以找裝修公司理賠。李阿姨說,自己年紀大了,也不知道怎么聯系裝修公司?再說以前住在農村,對于理賠根本也沒什么概念。束手無策的李阿姨急得團團轉,只能沖著工作人員一個勁兒地問:“怎么辦?”
對于李阿姨的無奈,物業工作人員也很清楚。工作人員幫忙打電話問了一下裝修公司,電話被轉了好幾次 ,給出的答復卻是這件事要走程序,急也沒有用。
可是李阿姨卻不管這些,總不能就讓家里的地板就那么壞著吧?“讓他們過來給修好或者賠錢不就行了嗎?怎么這么麻煩?”“阿姨,裝修公司已經把事情報上去了,這個您真得等著,他們要走個程序,我們也沒辦法。聯系方式您留下,到時候我們再聯系您。”
聽工作人員這么說,李阿姨一邊往回走,一邊督促,盡量快給催催。工作人員答應著。可沒想到,下午一上班,李阿姨又來問了一下情況,工作人員聯系裝修公司,答復還是要走程序的。但李阿姨下午4點多鐘又過來問了一次。對于這種情況,物業工作人員說,碰到好多次了,“其實事情不歸我們管,但是居民不懂怎么處理,覺著交物業費有了事情就找物業,我們能幫的就幫忙問問。”
案例三:一句稍微等一下,惹得大爺罵人
9日下午3時多,佛耳崖社區的楊大爺來到物業辦公室,他說,自家一個儲藏室要扯電線,這件事他已經找了所在社區的楊書記。楊書記也已經把事情告訴了物業的負責人,可左等右等,還沒人過來,他等得不耐煩了。
楊大爺中午剛喝了幾口小酒,借著酒勁氣沖沖地來物業辦公室質問工作人員。前臺的工作人員不知道這件事,一時被問傻了,就說了一句:“您稍微等一下,我幫您問一下。”但就這么一句稍等,惹得楊大爺火冒三丈,“憑什么要我等?!”還大爆粗口,把小姑娘罵得面紅耳赤。惹得幾個繳費的居民都往這邊看。旁邊的工作人員急忙賠笑臉跟楊大爺解釋,“咱這不是給您問嗎?您別著急啊,馬上就給您問。”
物業的劉向陽經理聽到吵鬧聲后,立即從辦公室出來,好話哄著 ,接著打電話找來電工跟著楊大爺去家里維修,楊大爺這才息怒。劉經理無奈地笑笑說:“楊大爺又喝酒了。”
2 居民看法
體驗工作,記者感覺到了物業的不容易。那小區的居民對物業的工作又是怎么看的呢?
居民楊女士說,物業的工作人員都很有禮貌,遠遠看見都會叫人。反映個問題也能比較及時解決。不過,楊女士也提出了意見,就是物業費貴了。“服務確實還可以,但可能小區大了,居民反映的事多,有時候忙不開。再有就是物業費貴了,多層一平方米1.2元,高層的1.6元一平米,很多居民都沒工作,這個錢確實有點多。”
以前家住上海的王女士說感覺物業服務也還有待提高,“以前上海那邊家里遇到管道堵了之類的問題,都是物業過來給修,但是搬來這邊,物業雖然也幫忙解決這類問題,但只給一個電話叫自己聯系,我覺得物業可以再主動點。”居民楊先生還表示,“有時候有些事情物業和社區推來推去,都說不是自己的事,我們也不知道找誰解決,雖然現在物業已經做得不錯,但我希望以后還能再進步吧!”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