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本市寫字樓主要集中在香港中路沿線,大量上班族既要考慮承受能力,又要考慮上班時間,把兩者一結合,首選購房區域就是市北區、四方區和嶗山區。市北和嶗山交界處的浮山后曾被稱為青島樓市“ 蓄水池”,但今年除了新開的城建竹韻山色外,一直缺少新推樓盤,像橄欖城、東城國際等樓盤銷售已經進入尾聲 ,而竹韻山色目前也光剩下了頂樓。
中小戶型又成稀缺產品 浮山后出現“房源荒”,工薪階層的挑選余地大幅縮水,根據青島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全市可售房源已由上半年最高峰時的8萬套降到了現在的6萬多套。目前可售房源超過100套的樓盤中,市北區有6個,分別是萬達廣場、良辰美景、太平洋怡和公寓 、河馬石商品房項目、嘉合新興、新僑花園。四方區有三個,分別是魯岳夢境江南、林語山畔、興隆花園,這9個樓盤多數都是尾盤銷售,所剩房源以大戶型居多。嶗山區可售房源則多集中在高檔住宅和寫字樓方面。
中小戶型房源仍將不斷推出 記者從市建委了解到,可售房源的減少,一方面源于上半年的樓市熱銷,另一方面則是年初的開工不足所致。今年初,房地產市場銷售低迷,不少開發商選擇了推遲開工,全市在建工地由高峰期的4000多個降到了2000多個,直接導致現在達到銷售條件的樓盤比較少,市場供應量出現下降。
房子真的賣光了?小戶型真的就這么缺?市北區某開發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開發企業手中的土地其實并不少,以四方區某樓盤為例,對外宣稱一期銷售火爆,房源所剩不多,其實它的一期只有10萬平方米,而整個樓盤的規劃建筑面積有30萬平方米,還有大量新房等待入市。而同樣在四方區,今年又新出讓了雙山、保兒等地塊,供應量更大。這位負責人表示:“只是今年初的形勢讓大家不敢開工,少數動工的撿了個大便宜,趕上了熱銷時節,過了這一陣,恢復信心的開發商將房源大量推上市場,市場還會恢復相對平衡”。
據介紹,目前本市在執行“90/70”政策方面實行區域整體平衡原則,就是在一個區域內開發的所有樓盤中要有70% 的房源是90平方米以下戶型。從比例來看,中小戶型房源的供應仍然較多。記者走訪市區樓盤獲悉,從8月底開始,市北區和四方區的一批中小戶型房源將會陸續入市,像花好月圓、保利百合花園、萬科金色城品、百通雍翠華苑等樓盤都將有中小戶型新房源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