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好聲音丨王先義代表:加大成果轉化 助推青島創新發展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此次參加市黨代會感觸很深,報告提出要突出創新型發展導向,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國家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構建聯絡海內外高端人才的全球引才網絡體系。我覺得報告站位高遠、遠景美好。同時,報告從增強自主創新實力、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增強人才聚集引力等三個方面提出了切合青島實際的工作要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十二研究所副所長、青島分所黨委書記王先義代表說。
王先義介紹,作為駐青央企,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十二研究所(以下簡稱“中電科22所”)與青島關系密切,“22所本部雖在河南新鄉,但主要研發力量和高層次人才大多集中在青島,有近千人規模,可以說我們的科技創新主體在青島。”王先義說,青島市政府對他們也很重視,過去多年他們也都會參加市黨代會。
作為科研單位,中電科22所的科研實力不容置疑,它是國內唯一從事電波環境特性觀測和研究的國家級專業研究所,也是國際上規模較大的國家級電波環境特性觀測和研究機構之一,是獨家擁有國家電波環境觀測站網和電波環境數據資源的單位,構成國家唯一的電波環境觀測研究網。
多年來,積極為國防和國家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參與和承擔了“兩彈一星”、南極通信與科考、載人航天工程、火星探測等200余項國家重點工程任務,“是電子信息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組成部分。”
強大的科研實力讓中電科22所在國際上也占有重要一席。“在六個國際組織中,我們作為組長或代表單位代表國家發聲,進行科研活動。”
中電科22所強大的科研實力從側面也體現了青島的科研力量。對于報告中提到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打造,王先義說:“藍圖已經繪就,讓人振奮,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尚需提升的部分。”
“青島的優勢在海洋,這的確是未來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現在電子信息領域也是另一個重要領域,青島在這方面還較薄弱。”王先義說,對于電子信息領域來說智力資源相當重要,但青島在這方面的人力資源略顯不足,這種資源不能單靠引進,而應自我培養,“因為人才是一個體系,創新需要生態,單靠人才引進很難。如果青島有關高校能加強電子信息領域的專業建設,就能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這樣對企業的落地、對產業鏈的配套都能提供很好的支撐和保障。”
王先義認為,同時還需引進電子信息領域龍頭企業,給予優惠支持,加大科研投入,加速青島在電子信息領域的創新,“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都與電子信息領域息息相關,這個領域青島不能落下來,這也是國家的一個重大戰略。”
王先義說,這些年圍繞提升創新實力,中電科22所也集中打造了多個創新平臺,未來他們的目標是構建世界一流創新型研究所,進一步提升國際知名度。這對于推動青島構建國際化創新城市也有助推作用。
“服務地方經濟也是我們所發展的重要思路,未來我們要加大在青島的成果轉化,助力青島在電子信息領域的發展。”王先義介紹,目前該所與青島市政府有關部門正在聯合籌措推動一項國家級項目工程,目前項目已經立項,下一步對青島市的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產業生態的構建將有重要助推作用,同時也將助力青島國家創新平臺的建設。
“藍圖繪就,對于青島來說,未來可期,后面政策再繼續跟上,環境越來越美,民生福祉會顯著提高,相信未來青島在科技經濟方面會有大幅躍升。”王先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