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是“3·15”,消費維權在路上。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2021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守護安全 暢通消費”。安全權是消費者受法律保護的基本權利,消費安全涉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
輕信投1萬返1萬 搭上10萬元本錢!投資理財請擦亮眼 高額回報背后陷阱多
半島全媒體記者 尹彥鑫王洪智
輕信授課老師的“指導”,投資21萬元賠了10萬元本錢;購買茶葉等著回購,拿“返利”,豈料對方公司倒閉,“返利”沒收到多少,本錢想要回來都犯難。近年類似的投資理財糾紛并不少見,甚至出現了打著“理財課”的名義,設置“圈套”“陷阱”來坑消費者的錢。律師提醒,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高額回報投資,投資理財時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
案例一 講課老師“指點迷津”,她一口氣投入21萬
經朋友介紹,胡女士來青島投資,經講課老師一頓“指點迷津”,胡女士投了21萬元,說好的返利第二個月就停了,萬分著急的胡女士報警并撥打半島96663熱線求助。經警方協調,對方寫了一個欠條承諾逐漸還款,可2月份卻突然失聯了。
“2020年8月份經朋友介紹,說青島這邊有好的投資項目,我就過來考察了一下。后來了解到,這是一個虛擬貨幣的投資,是由青島庭美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經營的一個項目,經過老師的精心講解和投一萬元返一萬元高額利潤的誘惑,我10月份給這個公司共投入21萬元。”胡女士說,當月她就在一款名為“TMP挺美”的APP上收到了10萬元的回報,當時一心期待高回報的她,看到返利后興奮不已。
“這個TMP是有些類似比特幣的虛擬貨幣,我每天都能有收益體現。”可是好景不長,胡女士發現11月份自己就不能從這款APP上提現了。“我還有11萬元的本錢沒有回來,感覺自己被騙了,就和七八個被騙的人一起報了案。”據胡女士介紹,此次投資被騙的有七八十人,有的被騙幾萬,有的被騙幾十萬。胡女士告訴半島記者,報警后城陽警方介入詢問了該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孟先生,孟先生分別給胡女士等人寫了一份欠條。記者看到,欠條上寫著自2021年1月11日起,每周給胡女士返還一部分錢。
但是自2月7日起,收到1萬多元還款的胡女士就聯系不上孟先生了,也再沒有收到還款。“撥打電話關機,我現在很怕收不到剩下的錢。”胡女士說,這些錢自己也是借的,本想投資賺錢,卻遇到這樣一件事,自己沒法跟家人朋友交代。根據胡女士提供的電話,半島記者撥打多次,但是對方手機一直關機。3月3日下午,胡女士告訴半島記者,聯系城陽經偵后獲悉,民警還在繼續偵查中。
案例二 購買茶葉投資返利?公司倒閉錢難要
2020年3月份,市民曹先生行經九水路時,路邊一名陌生的年輕男子上前搭訕,并向曹先生推薦了“發財之路”。
“秦漢典藏推出合同產品,這些產品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我們投資了,升值后產品可以回購,退回本錢,在此期間還會定時返利。”曹先生說,在對方的推介下,他先購買了1.5萬元的產品,并且第一個月收到了800元的返利。隨后,曹先生又多次購買,先后購買了10萬元的產品。但是沒多久,公司不再返利。“我多次聯系對方,得到的答復都是再投一萬元就全額返還。因為害怕這是新的陷阱,他遲遲沒有再投資。”曹先生說。
近日,半島記者聯系到秦漢典藏的相關負責人王先生。對于曹先生提到的投資理財一事,王先生回答:“不是這樣的情況,我記不得具體的情況,但不可能是他說的那樣的情況。”據王先生介紹,曹先生買的不是理財產品,而是普洱茶。因為普洱茶有一定的升值空間,公司一開始是不向客戶承諾回購,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公司又承諾回購,有些客戶就沒有提貨,不論是退貨還是回購,都是按照原價來的,所以出現退錢的情況,“不存在高額返利的情況,發給他們的錢只是購買茶葉的折扣”。王先生說,目前公司已經關閉了,正準備給顧客辦理退款。“現在公司是出了點問題,我們會退錢的,只是時間問題。從3月底開始,每個月都會退一部分錢,會把損失的錢都還給他。”
對此,曹先生表示,準備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案例三 說好線上理財課,交完錢就玩沉默
近日,一種理財課陷阱引發關注。不少消費者因輕信商家的宣傳,購買了線上理財課,最后不僅沒有學到理財知識,反而遭受經濟損失。有消費者稱,低價購買理財課后,開課機構不斷誘導學員繼續交錢,甚至誘導用信用卡等消費,出現中途收取高額費用、教師資質造假、課堂內容網上都能查到、客服聯系不上、課程沒開始群就被解散等問題。
江蘇的朱女士在某微信公眾號看到一個理財課程的推薦,只要花一塊錢就可以快速掌握理財知識。初次接觸這類課程的朱女士希望繼續學習,分期支付了7999元的課時費。但是交錢后,課程老師就玩起了“沉默”。
山東的孫女士報了理財班交了錢,也被拉進了所謂的理財培訓群,銷售人員承諾跟著老師投資終身免費指導,但是基金要跟著老師買,并保證能達到15%以上利潤,后來就推銷。孫女士發現,學費在支付端顯示成了“餐飲美食”支出。感覺到蹊蹺后,孫女士向課程銷售提出了退款申請,但均被拖延、拒絕。半島記者搜索發現,類似的案例并不少見。
提醒 不要總追求“賺快錢”
人人都可參與理財的時代,天上不會掉餡餅,市民應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不要總追求“賺快錢”。山東川佳律師事務所的張寶清律師提醒,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高額回報投資,投資理財時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對于一些宣稱保本收益、短期分紅高的投資提高警惕。理財平臺通過微信群、微博、網站等多種方式招攬投資者,類似的投資騙局借助互聯網變得更加便捷、隱蔽,投資者需時刻樹立風險意識,不要被高額收益迷住了眼睛,要做到不盲目投資,不跟風投資,以免上當受騙。
據介紹,對于“理財課”糾紛,消費者維權很困難。一些企業的課程審批涉及多個部門,具體課程內容是否能夠上線,沒有明確的說法。一些不規范的民營機構或者純個人開的班,甚至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備案或者審批。對于理財課陷阱,一方面,需要市民在選擇課程前,要對機構有充分了解。同時,有關部門應對網絡上的“理財課”加強行業監管與指導,出臺市場規范,對虛假宣傳、誘導貸款買課等行為采取嚴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