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瀾丨中西聚會——外國人筆下的青島系列(9)
□董興寶
“晚清遺老們選定青島這個安全的棲息地后,便紛紛購地筑室,過起寓公生活......,青島文化也因這些政客、文人的到來,呈現一幅迷離景象,咫尺天地,氣象萬千。”
這是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島文化通覽》中的一段記載,其背景是:清帝退位后,青島因有德國租借地的法律保護,遠離南方革命中心,成為一些清朝官吏、王公貴族的避居地。在當時的青島,各種思想交鋒、各種觀念沖撞,成為新舊多元文化交匯的機緣。
中西方人員在各種聚會和文化交流中,發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呢?當時在青島的外國人,進行了細致地觀察,我們來看看外國人的筆下,又是怎么記載這些事情的呢?
清朝遺老到來
根據資料統計,辛亥革命后避居青島的督撫以上宗社黨人和貴族遺老有數十人,加上道、府、州、縣等中下級官吏,其數量更加龐大。這些清朝的“達官貴人”到達青島后,自然引起了外國人的注意,也引起德國傳教士衛禮賢的注意,他在其著作《中國心靈》一書中寫到:
“在當時的青島,大臣、將軍、總督、各種高級官員、學者和實業界的頭面人物匯聚一堂。各種文明的中國生活方式在這片曾經是荒涼海灘的地方相遇。”
青島,過去曾經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隨著德國人和清朝前官員的到來,正如衛禮賢所說的“現在成了古老的中華帝國最重要的人物聚首的地方。”
這些清朝的前官員,面對清朝的滅亡,依然是做著“復辟”的美夢,并開展了各種活動,對此,我們不展開討論,我們重點講述的是:這些受過良好清朝官員、學者,與在青島的外國人及當地人交流,繁榮了文化。
因此,《青島文化通覽》中說:“許多遺老在青島生活期間情系學術,編著了一些文史著作,留下了一些有價值的精神產品。如勞乃宣學術研究方面被學界肯定的貢獻;如前御史胡思敬所編《向影樓輿地叢書》,收史地類著作15種,頗有價值。”
實際上,這些清朝的前官員、學者,在清朝任職的時候,就與外國人打過交道,如清朝前山東巡撫周馥、清朝實業家盛懷宣等,都與德國人及更多外國人接觸過,因此,他們在來到青島后,與駐青的外國人經常舉行各種聚會、交流,發生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我們接著講述。
中西文化碰撞
記載和描述中西文化差異的外國人較多,比如,在青島定居的德國傳教士花之安,在其文言文著作《自西徂東》一書中專門談了中西禮節的差異:“中國人請外國人,外國人亦必略問禮數,惟是中國人多以己箸夾食物與人,外國人不喜如此,以各有其箸,不必以已箸夾與人也。”
實際上,時至今日,中國人在就餐過程中,仍然有給客人夾菜的習慣——只是現代人更講究了,用“公筷”給客人夾菜,而不是讓西方人無法接受的、用自己的筷子給人夾菜。
若數詳細記載青島的中西人士聚會故事的外國人,德國漢學家衛禮賢便是其中之一,他在《中國心靈》一書中專門有篇“青島的故人”,這篇文章又是怎么記錄中西聚會的呢?
“在舊中國,公共生活完全是男人的領地。除了歌伎出來娛賓,女人們并不出席宴會。”衛禮賢長期在青島定居和生活,他觀察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在書中說了一個案例:
有一次,上海來的女士居住在青島的朋友家里,這些外地來的女士們不希望錯過近距離地看到中國達官貴人的良機,于是,就自告奮勇在鋼琴的伴奏下,為到場的客人演奏小提琴樂曲,恰巧的是,這次的客人全是男性。這些女士們演奏得非常精彩,在場的人們都鼓掌以示贊賞。當聚會快要結束的時候,一位中國客人問道:“您可以告訴我今晚付了多少錢給這些女子嗎?”
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傳統思維,在中國這些男人的眼里,在各種聚會或宴會上演藝或演出的女人,都是花錢雇來的。
衛禮賢還在書中說,當時居住在青島的外國婦女,對中國客人或達官貴人非常感興趣。她們眼中看到的則是“中國人穿著鑲金邊的華麗衣衫,袖子上帶著馬蹄形的裝飾,嵌著五光十色頂珠的滿族式的帽子下面,還留著長長的大辮子,”她們感覺看到這種裝扮很有趣,都喜歡近距離地觀察和接觸他們。
當時參加聚會的歐洲人,則是身著近代歐洲服飾,男人穿著燕尾服,婦女身著晚禮服,身著歐洲服飾的西方人,和身著中國舊式的官場服飾的中國人,相聚到了青島。
在我們看來,這場景是不是顯得讓人捧腹大笑?這些鏡頭,似乎是在搞笑的影視劇中才能看到的情景,然而,這就是發生在青島的真實歷史。
在中西人士聚會和交流中,自然會發生各種文化碰撞、沖突,甚至是誤會。例如,衛禮賢在《中國心靈》中說,參加宴會的中國人小聲地提出:“今天晚上這些外國女人穿的衣服為什么和平日大不一樣?你看,她們胸脯上面的肌膚全露出來了,背上也是一絲不掛,袖子也是少得不能再少的那么一點兒。可是,她們裙子下面卻那么長,拖到地上一尺多。這到底是這么回事?為什么上面露著,下面卻遮得這么嚴實?”
一些曾到外國旅行過的人回答說:“這是她們節日里的服裝。只有上流社會的人才有資格穿成這樣。”
在聚會、就餐過程中,衛禮賢還發現,清代的中國人有一個習慣,在使用餐具之前,要用手帕抹拭一下杯碟,甚至還要擦擦筷子。有一次,一位中國紳士用自己的手帕擦拭酒杯,在場的女主人十分驚訝,她的仆人也連忙保證說杯子肯定是干凈的。女主人讓人把杯子拿了過來,發現客人用手帕擦過的杯沿顏色晦暗,而其它地方則是晶瑩透亮.....。
如今,中國人這一就餐的習慣比較少見了,但在國內一些地方,人們依然喜歡用清水沖洗一下自己碗筷餐具,據說這種方式是來自廣東或香港,也算是過去清代中國傳統“抹拭杯碟”的延續吧?
衛禮賢對中西人士聚會的記載,是不是翔實、有趣?難怪著名學者季羨林曾評價衛禮賢是“中國在西方的精神使者”。
衛禮賢編撰的《中國文明簡史》一書的序言中說,“若論19世紀之后對中西方文化交流貢獻最大的漢學家,衛禮賢當屬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幾位之一”。他翻譯的《論語》《孟子》《大學》等儒家經籍,皆在歐洲引起轟動。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學西播”、“東學西漸”的一位有貢獻者,是20世紀享譽全球的漢學家。
當然,除了上述衛禮賢的記載,在清朝時期或清末民初的中西方人士交流過程中,還發生了許多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清朝時期在廣州洋行工作的美國人亨特,在其著作《廣州“番鬼”錄》中說,當時廣州的中國人,沒有幾個是能夠讀或寫英文的,但中西在頻繁的貿易中,又必須不斷地溝通交流,于是由中國人創造出一種同音異字,沒有句法也沒有邏輯聯系的語言——廣東英語,后稱洋涇浜英語,至今這種語言還影響著英語和漢語的一些詞匯。
中西文化差異
中西人士在聚會、交流中,發生了這些有意思的事情,甚至是沖突,歸根結底是因為兩者存在客觀差異,對此,眾多的外國哲學家、科學家或學者等有不同的闡述,中西文化到底有哪些差異呢?
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在其著作《中國問題》中說“西方文明的典型優點是科學方法。中華文明的典型優點是中國人對人生目的有公正評判。把這兩點逐漸綜合到一處必為眾人之所望。”
羅素不愧是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在當時,能夠旗幟鮮明地提出西方文化并不比中國文化優異,摒棄西方中心論。但羅素也注意到了中國文化中科學缺失的遺憾:“中國的不幸在于,中國文化缺失科學這一面。在藝術文學、禮儀風俗方面,中國至少可以同歐洲等量齊觀”。
談到中西文化的差異問題,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則說“西方傳統推崇決戰決勝,強調英雄壯舉,而中國的理念強調巧用計謀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積相對優勢。”
他還列舉了中西方的這一對比反映在兩種文明中流行的棋類上。中國流傳最久的棋是圍棋,它含有戰略包圍的意思。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結束時,棋盤上雙方的地盤犬牙交錯。對于一個外行人,從棋盤上并不總能看出哪一方是贏家。而國際象棋的目標是全勝,目的是把對手將死,即把對方的王或后逼入絕境,令其走投無路。唯一的另一種可能是雙方握手言和,即雙方均無希望取勝。
在明清時期,特別是在晚清時期,大量歐洲人進入中國,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人的思想觀念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帶來了重大“變局”。
例如,美國人費正清在《劍橋中國晚清史》中說,1860年以后,部分文人認識到中國面臨著幾千年未曾見過的新情況。曾國藩幕僚、清朝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丁日昌在1867年斷言,中西接觸的擴大是一千年來所發生最大的一次變化。晚清重臣李鴻章在1872年聲稱,西人東侵是三千年來所發生的最大的變化。
再如,英國人凱瑞·布朗(Kerry Brown)編著《歐洲人眼中的中國-綿延八百年的文化與知識交流》則強調,中國和歐洲兩大文明歷史上的交流在人類文明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馬克思認為中國的火藥幫助西方資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伏爾泰用一個自己想象中的理想中國來啟蒙大革命前夜的法國人。
由于中西文化和思想觀念,存在客觀上的差異,而對于德占時期的青島來說,當時是一座國際化的城市,大量的歐洲人涌入,并在這里遇到了不同階層的中國人,包括當時清朝覆滅后的“達官貴人”,他們的相聚和交流,正如《青島文化通覽》中說:“無論從時間還是地域來講,這都是發生在青島的最為集中、最為奇特的一次文化聚合,只不過其基調有些悲涼罷了。”
作者簡介:
董興寶,山東濰坊人,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現為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在廣東工作6年,曾擔任廣東清遠市政府文化顧問(2014-2018年)。主編出版過《北江茶道》(南方日報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遠故事》(新華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華洞河之道》(廣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