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東出海記丨大豐收!黃山海蜇開捕,一船最多撈回上萬斤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桂東
7月24日,風雨過后,青島嶗山王哥莊街道黃山社區的漁民迫不及待地駕船出海,一年一度的海蜇捕撈季來了。24日上午11時許,記者在碼頭上探訪了解到,今年迎來了大豐收,一般平均能撈五六千斤,最多的一次能撈回上萬斤。相比于往年,今年的產量增長超過了三分之一。上岸后的海蜇立馬加工制作,很快就被商販搶購一空。
海蜇大豐收,最多一船上萬斤
每年7月中下旬,嶗山海域的海蜇進入收獲季。今年,當地漁民7月21日開始出海,撒下第一網。由于前兩天青島普降暴雨,海上風浪很大,漁民只好在家里休息。7月24日8時左右,漁民就趕著潮水出海進行捕撈。
據黃山社區隋書記介紹,嶗山頭以北的海域有一條自然形成的海底深溝,是海蜇繁衍、生長的聚集地。村里的漁民世代以捕撈加工海蜇為生,已傳承數百年。
上午10時許,隨著潮水開始下降,漁民陸續返回碼頭。記者看到,船艙里、甲板上堆滿了海蜇,漁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
漁船返回碼頭。
“今年產量不錯,這一船得有上萬斤。”漁民林先生說,往年的話一船也就撈六七千斤。有時候產量不高,只有兩三千斤。當然,出海捕撈隨機性比較大,根據潮水的大小、放網的位置,每次的收獲會有差別。總體上來說,出海的漁民收獲都不錯,相比于往年要多了三分之一左右。
海蜇的個頭比較大,一個能達到上百斤。他們都是用特制的大號漁網,網口大小在17到18厘米之間,不會影響到其他海洋生物。
漁民林先生說,上午忙完以后,下午兩點左右他們還要繼續出海。一天能出海兩到三次。海蜇屬于一年生的生物,整個捕撈季大概兩個月。他們村里基本上以捕撈加工海蜇為主,村民也是連軸轉,趁著天氣允許趕緊出海捕撈。
漁船滿載靠岸。
15分鐘上岸鎖鮮,一個海蜇四種產品
在黃山碼頭,漁民出海的距離非常近,單趟大概15分鐘。上岸即刻加工,這也是黃山海蜇鮮味十足的重要原因。靠岸以后,漁民在船上就進行最初分揀。雖然碼頭上悶熱潮濕,漁民仍然穿著皮衣皮褲,防止被蜇傷。
記者看到,漁民林先生的脖子上有十幾處紅點,都是被蜇傷的。“我們都習慣了,干這活沒辦法。”林先生說,他們要第一時間將海蜇皮和海蜇里子分開,海蜇腦子和爪子也需要分開,每種產品的價格不一樣。
碼頭上,漁嫂們早已燒開了熱水,將海蜇爪子倒入鍋內。煮十分鐘左右,新鮮的海蜇爪子就出爐了。晾曬好了以后,就成為餐桌上美味的菜肴。碼頭上,基本以加工海蜇爪子為主,現在的價格一斤20元左右。
林先生介紹,其他的海蜇產品大多賣給了商販,他們拉回去再進行加工。
海蜇入鍋進行蒸煮。
碼頭排隊搶著買,一船能賣6000到8000元
作為“海蜇第一村”,黃山的海蜇剛一上岸就被訂購。記者在碼頭上看到,一排排冷藏車停在附近。分離好的海蜇皮,稱重以后立刻就被送到冷藏車里。
據介紹,商販大多是在周邊區域,稍遠點的有南山市場、城陽水產市場等,基本上在青島市內就被搶購一空。對于村民而言,海蜇不愁銷路,影響收入的主要是產量。
林先生介紹說,海蜇里面大部分是水分。以1萬斤為例,大概能出200斤海蜇爪子,40斤左右的海蜇里子。再加上海蜇皮子和海蜇腦子,大概能賣6000到8000元。
煮好的海蜇爪子進行晾曬。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海蜇的數量也會越來越少。8月份容易受到臺風影響,出海的時間也不確定。綜合算下來,如果產量高的話,一年能收入十來萬元。
林先生說,捕撈加工海蜇是個辛苦活。捕撈季正趕上一年最熱的時候,穿著皮褲,幾分鐘就大汗淋漓。再加上烈日炙烤,年輕人都受不了這個苦。現在村里20條左右漁船,基本上都是40歲以上的村民。到了捕撈季,基本上夫妻倆一起上陣。美味海鮮的背后,都是漁民們辛苦的付出。
漁民在漁船上進行分揀。
分揀上岸。
- 節前“第一鮮”,萬斤鰱魚大豐收!記者隨漁船凌晨下水拉網捕魚
- 半島V視 | 不管事大事小,我們有求必應!救援隊駕沖鋒舟幫老人撈回魚竿
- 主打高品質,訂單已排到明年!中秋臨近,萊西4萬畝秋月梨迎來大豐收
- 追鮮72小時|開海第一船拉回上萬斤!海上“叔侄檔”迎來開門紅
- 半島V視 | 一船海蜇上萬斤!青島黃山社區漁民大豐收
- 半島V視 | 看,奶牛專享“高端料理”大豐收!以前靠進口,現在咱自己種!
- 畝產過萬斤,地頭收購價5毛/斤左右,平度明村西瓜大豐收
- 3萬多畝海參大豐收,畝產比常年增收一到三成
- 桂東出海記丨“海上牧場”假期忙!青島這里的海蠣子進入播種季,一天投放100多萬“片”
- 職業“拔蒜薹”,十來天能掙四五千元!平度仁兆6萬多畝蒜薹開啟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