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高價找的月嫂還是“打手”?月嫂行業真該管管了!
2023-12-28 16:24
大眾報業·半島網閱讀 (103650) 掃描到手機
文 高哲
一家人,歡天喜地的迎接了一個新的小生命,為了給寶媽和寶寶更好的照顧,不惜高價入住月子中心,沒想到月嫂不但沒有照看好孩子,還對不足月、不會說話的孩子又是掐脖子,又是打耳光。寶爸寶媽氣憤到直接報警,這莫非是請了個“打手”回家。月嫂行業真的該管管了!
近日,重慶阮女士在玫瑰馨苑月子中心雇傭月嫂,卻在查看監控時發現月嫂曾多次虐待寶寶,包括打耳光、劇烈搖晃頭部、掐脖子、手機強光照射寶寶眼睛等暴力行為。事發后,阮女士氣憤極了,撥打了 110并向當地婦聯、衛健委反映情況。但涉事方玫瑰馨苑月子中心卻與雇主踢起了皮球,稱涉事月嫂不是他們公司的員工,而是另一家公司的員工。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該事開展進一步調查。
其實,近幾年,保姆虐嬰事件屢有發生。西安“天價月嫂”1周25次打罵新生兒、囂張月嫂虐待寶寶還扇寶媽耳光、知名平臺月嫂虐待嬰兒、盜竊等此類新聞事件,經常挑撥著我們神經,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月嫂行業的關注和質疑,對整個育嬰服務行業的形象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缺乏有效的監管和規范,加上高薪的誘惑、較低的準入門檻,使得中介機構魚龍混雜,月嫂服務參差不齊。對此,不僅需要家政行業亟需完善行業規范,建立更加透明、規范的行業標準,提高選人用人機制門檻,完善崗前崗后培訓,政府相關部門也應當強化對家政行業的監管,提高監管力度,對存在問題的企業、個人進行明確的處罰,以震懾潛在的違規行為,推動行業健康發展,讓公眾家庭聘請到合格的月嫂,不再全憑“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