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信箱旁的攝像頭給拆了 但領導內心的攝像頭誰來拆掉
一個安裝在“院長信箱”近旁的攝像頭把廣西大學搞得焦頭爛額,在這兩天的輿論場上陷入了被聲討的困境。這所大學隨后的回應倒是滴水不漏,先承認自身考慮不周,沒顧及到教職工的隱私權益,再連忙表示已進行了徹底整改。
此前把院長信箱放在攝像頭的監控范圍內,是無心之舉還是故意這么做,已經沒有深究的必要。重點在于,一旦有了攝像頭,那些心里有問題、肚子里有不滿的教職工,就畏手畏腳不敢投信向院領導反映,那么廣西大學這個學院的日常管理,有多少讓人忌憚的“潛規則”“彎彎繞”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反映問題的勇氣完全源于匿名帶來的安全感,如果隱私得不到充分保護就只能選擇噤若寒蟬,那么這樣的言路環境其實是被高度污染,也是有強烈壓迫感和窒息感的。
不得不說,某些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為了收集本單位職工的意見、投訴、舉報而設置的內部信箱,實際上就是個應付上級、糊弄下級的擺設,是個按照管理制度不能沒有,但從實際效果來看“有了還不如沒有”的擺設。在不正常、不健全、不起作用的問題處理機制下,被暗地記仇的領導秋后算賬、穿上了小鞋,被怕受牽連的同事敬而遠之搞得形單影只,這都是一個大概率被披露身份的“投信人”要面對的實際后果。所以,很多人不是不想光明正大地提出問題,而是對實名舉報后會隨之而來的冷暴力遭遇感到害怕。
其實,我國從秦至清的歷朝歷代都不允許“匿名舉報”的行為,甚至會對匿名舉報者處以極刑。《唐律疏議》中給出了解釋,稱這么做是“塞誣告之源,以杜奸欺之路”。而借助“匿名”的漏洞進行誹謗污蔑,至今仍是匿名舉報的主要弊端。
但既然時代進步了,法制完善了,觀念提升了,手段高明了,能夠在給予“匿名舉報”權益的同時,也盡可能保證調查的準確、嚴謹和公正,并可以懲戒心懷鬼胎的誣告者,那么對于如何用好“匿名”這個方式,就應該更努力、更有效地做到“揚長避短”,而不是“因噎廢食”。
領導信箱旁那些看得見的攝像頭給拆了,可藏在領導們不容質疑、不許批評、不能跌份的潛意識里的那些看不見的攝像頭呢?誰來拆?拆不拆得掉?能不能拆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