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青島故事|從理工男到摘得全省金獎的“守藝”人,90年小伙的跨界創業路……

2025-06-22 22:28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41565) 掃描到手機

你沒聽錯!一個理工男竟然摘得全省工藝美術設計創新大賽金獎!從 “北漂” 機械工程師到青島文藝創作者,從幫愛人做沙畫到將景泰藍愛好變成謀生手藝,90后小伙徐萬軍在一次次跨界中突破自我,不僅找到了 “守藝” 的快樂,更在傳統工藝中成就了別樣人生。

近日,記者走進他位于南京路新100創意文化產業園的創意工坊,聽他講述跨界背后的故事。

遇見藝術妻子,“理工男”踏上文藝創業路

徐萬軍的工坊位于一樓,80平方米的空間被劃分為體驗展示區和工作室。體驗區內,幾張大方桌整齊擺放,供人們體驗景泰藍DIY;墻壁展架上,琳瑯滿目的成品涵蓋觀賞性擺件、茶盤、書簽、首飾盒等實用飾品。就連廢棄的飲料瓶,也被改造成鑲嵌景泰藍裝飾的花瓶,處處透著匠心。

工作室內,兩張工作臺前后擺放,徐萬軍與妻子在此潛心創作。一旁的架子上,金屬絲、粘絲膠、鑷子、刮刀等材料工具分門別類,滿滿當當。

今年35歲的徐萬軍,身形清瘦,身著寬松白T恤,金邊眼鏡下透著“理工男”的沉穩。老家煙臺萊州的他,大學主修機械制造,畢業后赴北京從事風力發電工作。即便覺得“北漂”非心之所向,辭職返鄉后,他找的仍是機械制造對口工作。2014年,經朋友介紹來到青島,依舊從事老本行——那時的他,從未想過自己會靠手工藝謀生,更沒想過成為“守藝人”。

在青島工作數年后,徐萬軍結識了妻子。妻子從美術學院畢業后做自由沙畫師,雖收入不穩定,卻讓他向往與藝術相伴的自由狀態。2017年,他毅然辭職,與妻子一同創業做沙畫瓶。因暫無經濟能力開店,他們便輾轉于各大市集:“不管哪里有市集、小型展會,只要能曝光,我們就去。”起初,沙畫瓶鮮少被認可,有時整日收入為零,為維持生計,他們甚至在商場路邊售賣小物件貼補家用。

那段艱難歲月里,兩人互相扶持。為節省開支,他們盡可能參加公益性市集,一點點積累客源。直到2019年,認可的人越來越多,“訂單已不短缺”。同年4月,他們終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店面。憑借此前的客源積累,開店初期生意順遂,年會沙畫展示、成品沙畫瓶訂單不斷。

景泰藍夢想重燃,在創作與推廣中沉淀

陪伴妻子做沙畫的日子里,徐萬軍心中關于景泰藍工藝畫的想法逐漸萌芽。談及與景泰藍的淵源,要追溯到“北漂”時期:他在故宮旅游時邂逅景泰藍藝術品,從此深深著迷,買回大量DIY材料包自學制作。對機械制造出身、動手能力強的他而言,景泰藍DIY并非難事,這一愛好也陪伴他度過了許多異鄉苦悶時光。

“景泰藍如此精美,又是中國傳統工藝,能否推廣工藝畫讓更多人體驗?”兩人一拍即合。開店第二年,他們推出景泰藍工藝畫,從成品銷售到體驗活動、親子研學,逐步拓展業務,如今年營業額達50萬元左右。

“制作景泰藍工藝畫,需要對復雜工藝足夠耐心。”徐萬軍介紹,為便于初學者體驗,他對工藝進行改良,保留掐絲和點藍兩道核心工序。即便如此,完成一件簡單作品也需耗時兩小時。

在推廣體驗的過程中,他自己也沉浸于創作樂趣。作品靈感多源自傳統紋樣、敦煌配色及文物——他購置了大量圖樣與建筑紋樣集,一有空就翻閱揣摩。“做手工時,心能靜下來。”

2021 年,他嘗試接觸抖音和視頻號,雖初時操作生疏鬧了不少笑話,效果卻出乎意料:開播首月便賣出3500元作品,線上線下流量漸增。但隨著線上同行增多、競爭加劇,他們又回歸專注線下。

這些年做景泰藍體驗,他遇見過形形色色的顧客,不少瞬間令人難忘。曾有一對情侶想制作紀念杯作為戀愛紀念日禮物,他告知店內無杯子,建議他們自帶合適器皿。兩人特意買來杯子,雖為新手卻極有耐心,耗時數小時完成作品后,欣喜地表示要永遠珍藏。這份因手作而生的幸福感,深深感染了徐萬軍。

用理工思維拆解工藝,斬獲全省設計金獎

若說徐萬軍未曾想過靠手工藝謀生,那他更未想過作品能斬獲省級大獎。2024年底的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暨山東手造精品展上,他的景泰藍作品《云紋靈龍綻芳華》摘得“荷花杯”山東省工藝美術設計創新大賽金獎。

這件耗時三個多月的作品中,金光閃閃的應龍在精美云紋環繞下吐出明珠,神態神氣,色彩明麗,極具視覺沖擊力。徐萬軍透露,靈感源于嶗山博物館一件帶龍形的燭臺文物,他融入個人創意,反復打磨構思。

談及從 “理工男”到手藝人的跨界,他認為跨度 “既大也不大”:“我最初做機械制造與設計,如今做景泰藍,也將其視為工藝流程,分解成工藝圖紙、流程圖和步驟。”他為每個部件制定詳細的工藝流程圖,從工藝到用料都細致規范,這份 “理工男”特質讓他在美術專業出身的同行中獨具優勢。

將非遺工藝“帶回”日常生活

創業后,徐萬軍的生活發生巨變:“看似自由,實則不自由。心思全在作品和發展上,很少享受節假日,周末反而是最忙的時候。”雖與朋友相聚機會減少,卻也收獲頗豐——接觸的環境與人群更迭,更在不斷尋找素材、創新創作的過程中,學會了高溫琺瑯、敲銅畫、絨花、鑄造等多種非遺工藝。

如今,他正著力推動景泰藍作品創新,讓工藝品與生活實用品結合。“有顧客說,并非不喜歡非遺文化,而是覺得它們離生活太遠,只存在于博物館。”這番話促使他將景泰藍工藝應用到杯墊、茶盤、手機殼等日用品中。

談及未來規劃,徐萬軍表示:“打算孵化一兩項傳統工藝,結合其亮點,讓它們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從機械圖紙到掐絲點藍,這位理工男用跨界勇氣與匠心,讓傳統工藝在當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春燕)